一、人口与民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7680
颗粒名称: 一、人口与民族
分类号: F323;C924;F426
页数: 2
页码: 49-50
摘要: 尼勒克县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之地。古代的塞种人、大月氏人、乌孙人、匈奴人、突厥人都曾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栖息繁衍。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尼勒克县总人口41463人,有22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29711人,占总人口的71.65%;维吾尔族5614人,占总人口的13.54%;汉族70人,占总人口的0.17%;回族375人,占总人口的0.90%;蒙古族2574人,占总人口的6.21%;锡伯族178人,占总人口的0.43%;柯尔克孜族424人,占总人口的1.02%;乌孜别克族346人,占总人口的0.83%;其他民族2171人,占总人口的5.25%。
关键词: 哈萨克族 尼勒克县 总人口 维吾尔族 蒙古族

内容

尼勒克县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之地。古代的塞种人、大月氏人、乌孙人、匈奴人、突厥人都曾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栖息繁衍。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尼勒克县总人口41463人,有22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29711人,占总人口的71.65%;维吾尔族5614人,占总人口的13.54%;汉族70人,占总人口的0.17%;回族375人,占总人口的0.90%;蒙古族2574人,占总人口的6.21%;锡伯族178人,占总人口的0.43%;柯尔克孜族424人,占总人口的1.02%;乌孜别克族346人,占总人口的0.83%;其他民族2171人,占总人口的5.25%。1970年,全县人口达到59824人,汉族人口增长速度最快,主要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安置转业军人,安排内地支边青年,就地安置来尼勒克县打工的农民工,使全县民族人口比例发生显著变化。1980年,全县人口突破10万人大关,达到101317人。尼勒克县计划生育办公室成立,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计划生育,使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
  2012年,全县总户数5.35万户,有18.69万人(含兵团、驻县单位),非农业人口5.04万人,农业人口13.65万人。男性人口9.54万人,女性人口9.15万人。全县人口由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32个民族组成。哈萨克族8.51万人,占45.6%;汉族4.86万人,占26%;维吾尔族2.18万人,占11.7%;回族1.91万人,占10.2%;蒙古族0.9万人,占4.8%;锡伯族680人、柯尔克孜族707人、乌孜别克族258人、俄罗斯族52人、满族91人、达斡尔族40人、塔塔尔族7人、其他少数民族约0.14万人。

知识出处

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尼勒克县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全书共19章,近60万字,全面记述了尼勒克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