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767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分类号: F426;F326;F127
页数: 2
页码: 48-49
摘要: 尼勒克县地处天山山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自古以来都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在新疆和平解放之前,尼勒克地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农业生产落后,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其耕作方式为“骑马撒种人不管,有收无收在于天”。尼勒克地区的农牧民主要以肉食、奶酪为主食,粮食类食品次之。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注重农牧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领全县人民开荒造田,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关键词: 在岗职工 尼勒克县 农牧民 农业生产 县人民政府

内容

尼勒克县地处天山山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自古以来都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在新疆和平解放之前,尼勒克地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农业生产落后,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其耕作方式为“骑马撒种人不管,有收无收在于天”。尼勒克地区的农牧民主要以肉食、奶酪为主食,粮食类食品次之。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注重农牧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领全县人民开荒造田,大力发展农业经济。1954—1957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建立了互助组、农牧业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县委、县人民政府农牧民走上了互助合作化道路,全县农牧业生产连续多年喜获丰收,初步改善了农牧民的饮食结构,改善了农牧民的身体健康状况。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后,由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刚刚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遭受重创。1966—1976年,全县农业生产虽然受到很大影响,但总体来说,还能够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在1978年以前,全县的工业产值仅有320万元,行业也仅限于手工业和食品加工业,重工业几乎为零。1982—1994年,全县粮食生产出现12连增的可喜局面,全县畜牧业反而退居其次,农业生产占据了全县经济的主导地位。在解放后的几十年中,工商业在尼勒克县发展较晚。进入21世纪初期,尼勒克县委、县人民政府意识到工业兴县的道理,认识到不能抱着金饭碗讨饭吃,正式提出工业兴县的经济发展思路,全县的煤化工、水电工程建设纷纷上马,工程建设企业不断入驻尼勒克县,掀起工业发展高潮,全县的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直线上升,工业成为全县的龙头产业,农牧业经济则退居其次。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35.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0.26亿元、第二产业18.71亿元、第三产业6.73亿元。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4%、64.7%和21.9%,依次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8.0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全县人均生产总值19307元。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3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39亿元、牧业总产值11.09亿元、林业总产值3275万元。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52.71万亩,农产品产量36.06万吨,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5.84万亩,产量19万吨,油料播种面积2.05万亩,产量0.36万吨,甜菜播种面积3.2万亩,产量11.52万吨,蔬菜播种面积1.62万亩,产量5.18万吨。
  全县工业总产值20.9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20.12亿元。按行业来看,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为6.25亿元、煤炭开发和洗选业产值1.69亿元、铁矿采选业3.19亿元、炼焦业7.2亿元、化学制品制造业0.69亿元、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4亿元、非金属矿物制造业0.80亿元、食品制造业0.37亿元。建筑业总产值1.6亿元,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3.8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37万元。
  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45亿元,其中城镇投资25.43亿元,农村投资19.57亿元。从产项上看,第一产业投资0.38亿元,第二产业投资22.22亿元,第三产业投资22.48亿元。分行业看,全县采矿业投资1.7亿元、制造业投资6.4亿元、电力业投资14.12亿元、交通运输业投资2.15亿元、水利投资1.94亿元。
  2012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0.84万元。全县在岗职工1.15万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73亿元,其中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4.05万元。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亿元。全县接待旅游者53.34万人次,旅游收入7468万元。全县地方财政收入4.12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5.3亿元。全县实现就业4011人,开发就业岗位3099个。全县养老保险参保9011人、失业保险参保7101人、医疗保险参保13321人、工伤保险参保7280人、生育保险参保8575人。

知识出处

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尼勒克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尼勒克县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全书共19章,近60万字,全面记述了尼勒克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