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县联社工作报告(摘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6996
颗粒名称: 2007年度县联社工作报告(摘要)
分类号: F832;F426;D262
页数: 6
页码: 397-402
摘要: (2008年4月19日)
关键词: 县联社 进一步 自治区 信用社 不良贷款

内容

铁立新
  (2008年4月19日)
  一、经营状况
  (一)2007年末,资产总额5059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6890万元,负债总额47411万元,比上年末增加6543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318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47万元。
  (二)2007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4777万元,比年初上升7373万元,完成保证计划的145.95%,完成力争计划的123.44%。其中:对公存款余额7693万元,比年初上升2848万元,完成保证计划的122.04%,完成力争计划的100.66%;储蓄存款余额37084万元,完成保证计划的103.78%,完成力争计划的100%。
  (三)2007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3367万元,存贷比例74.52%,剔除转贴现4990万元,净贷款余额28377万元,比年初增加7052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20556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2.44%。本年累计投放贷款35779万元(含转贴现4990万元),比上年多投放13669万元。
  (四)按四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3928万元,比年初绝对额下降295万元,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11.77%,比上年下降8.03个百分点,比计划下降1.83个百分点。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5731万元,比年初下降597万元,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17.17%。收回已核销呆账贷款1.56万元。
  (五)本年补提73万元应付利息,按年末存款余额提足应付未付利息。提取专项准备724万元,核销呆账贷款201万元,本年实际考核利润为1836万元。
  (六)2007年收回票据置换贷款29.78万元,利息7.68万元;2006~2007年累计收回票据置换贷款62.01万元,利息16.53万元;累计收回票据置换贷款本息78.54万元;完成确保收回计划的137.8%,均为现金收回。
  (七)本年各项收入3663万元,比上年增加1225万元,其中各项贷款利息收入3264万元,比上年增加1009万元,金融机构往来收入202万元,比上年增加65万元;投资收益42万元,上年未发生投资收益;中间业务收入41万元,比上年增加36万元,完成计划的178.26%。营业外收入82万元,比上年增加41万元。
  (八)本年各项支出2825万元,比上年增加747万元,其中存款利息支出597万元,比上年增加73万元;本年未发生金融机构往来支出,比上年减少110万元;营业外支出9万元,比上年增加3万元。
  二、2007年工作回顾
  (一)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加大审计工作力度,较好完成本年度审计工作任务
  1.突出审计重点。根据2007年审计部门工作计划,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4个,其中:决算真实性审计1个,离任离岗审计项目5个,专项审计项目4个,整改情况后续审计4个,提交专题报告9篇。注重围绕霍城县联社的2007年度工作计划,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资金的审计。以会计决算真实性审计,大额贷款专项检查,案件专项治理为主线,辖内对各信用社会计财务、信贷、风险等重要环节进行重点审计,在规范各社基础业务,规范经营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取得成效。
  2.加大审计力度。坚持以“信贷风险检查”和“案件专项治理排雷行动”为基础,突出对重大问题的查处力度。一年来通过各项审计查处违规发放贷款26万元;未按规定开立存款账户61户,违规办理柜面业务38笔,对责任人处罚154人次,金额15250元,建议各社及时整改26件,各社提交报告28份,向自治区联社及伊犁银监分局上报整改报告6份。
  3.拓展审计职能。坚持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在开展全面审计、专项审计中,通过审计调查,对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加以分析研究,提出审计建议,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为规范基层信用社业务服务。特别是对全辖14个营业网点专项审计中,提出审计建议14条,促进基层信用社的各项业务的规范操作。
  4.积极配合自治区联社审计部门完成对霍城县联社2006年度年终决算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两项审计。自治区联社审计组于2007年1月21日至26日,对霍城县联社2006年度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经营目标的完成,财务核算,账务核对情况和财务成果的真实性情况等七个方面以及2006年度年终决算真实性和领导经济责任进行专项检查和审计,将存在的问题及时下发给各信用社,并要求限期报送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县联社于2007年3月14日至18日对各社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二)开展主要风险点“回头看”再检查工作
  根据新疆银监局《关于对辖区农村信用社主要风险点进行现场检查的通知》精神,伊犁银监分局组成现场检查组于2006年5月19日至5月26日对霍城县联社主要风险点进行现场检查,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下达《检查事实与评价书》,下发《现场检查意见书》,提出整改意见。对照实际存在的问题县联社采取措施及时进行整改。为巩固整改成果,确保取得成效,县联社于2007年3月14日对各社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再检查。通过检查,发现辖内各社对部分要求整改过的问题整改不到位。
  (三)在全辖范围内开展案件专项治理“排雷”行动自查工作
  根据自治区联社统一部署,由县联社理事长任检查组长,联社稽核部门负责,从全辖抽调业务骨干24人组成检查组,在全辖开展案件专项治理“排雷”行动现场检查工作,在此次“排雷”大检查同时,对年初进行的“两项”审计和“风险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审计,提出合理化建议9条;对各社存在的违规操作,有章不循的132人次进行经济处罚,共计罚款金额11900元;对1人进行全辖通报批评,整改不力的10家社在全辖进行通报批评。
  (四)开展安全保卫检查工作的同时有序开展稽核工作
  根据自治区联社转发新疆银监局的文件要求,县联社于2007年11月10日由审计部门负责,对全辖6个设有金库的营业网点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责任落实、制度执行和安全防范设施等情况。通过案例教育,使每位员工树立安全意识,坚决克服盲目乐观、与己无关、侥幸、麻痹的糊涂认识,使“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深入人心,为确保信用社的资金及人身安全打下基础。同时上半年对全辖14个营业网点进行两次常规稽核检查,重点检查账务“六无,六相符”,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库存现金管理情况,各项制度执行,计算机安全管理,财务费用支出,贷款发放和收回管理情况等方面,提高业务人员依法经营,照章办事的思想。
  (五)治理商业贿赂,狠抓反腐倡廉工作
  农村信用社是一个管钱、用钱的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防腐拒变”是农村信用社监察工作的重点。按照有关要求结合本社实际,县联社成立以理事长为组长的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围绕“标本兼治、实行综合治理、统筹谋划部署、稳步有序推进、明确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严格把握政策、维护发展大局”的指导原则,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狠抓反腐倡廉工作自查自纠工作,针对对外揽储业务中是否存在请客送礼,在大宗物品采购,贷款发放过程中是否有吃、拿、卡、要的受贿行为以及员工思想动态方面进行全面排查真实反映,将检查情况和各类报表及时上报伊犁银监分局霍城监管办事处。
  (六)信贷工作扎实有效,确保农民生产资金的正常需要,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支持春耕备耕生产
  2007年春耕较往年提前,在春耕生产来临之前,县联社领导深入乡村、农户、农资部门开展春耕调查,积极落实组织资金工作。根据测算,计划投放春耕生产贷款11000万元,并迅速组织贷款投放工作。实际结果2007年累计投放春耕贷款10570万元,保证春耕备耕生产期间所需化肥,种子,农药,地膜和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购进,以及牧民转场所需生活生产资料。同时为经营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个体工商户开辟贷款绿色通道,让他们尽早备足春耕生产物资,以保障、满足农民的春耕需求,确保农牧民农业生产资金的信贷需求。
  (七)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创新业务,多途径开展贷款营销
  1.继续深入开展“三创”活动,认真扎实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发放工作,进一步缓解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截至年末,完成建立农户经济档案38725户,比2002年增加3万户,建档面88%,已评定信用户21247户,比2002年增加18000户。2007年已取得小额信用贷款证的农户18989户,比2006年增加519户。评定信用村1个。评定试点信用村14个。2007年累计发放小额信用贷款7992万元,累计发放农户联保贷款1942万元。
  2.为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经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担保,全年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5笔,金额894.8万元,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
  3.为稳步推进扶贫工作,拓宽扶贫开发新机制,切实加强贫困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全县17个贫困村为突破口,由霍城县贫困户创业发展贷款担保中心担保,全年累计发放贫困户小额担保贷款329户,金额89万元,改善霍城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4.为支持城镇居民购买自用房的能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调整我社信贷资产结构,截至2007年末,累计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212笔,发放金额1359万元。
  5.为进一步拓展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多种渠道开展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支持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经过培训,使信贷人员了解和熟悉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操作,截至2007年末,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8笔,金额3.75万元。
  6.为加强资金营运效率,县联社委托乌鲁木齐市联社办理票转据贴现5000万元,直接收益82万元,使资金有效使用。
  7.县联社今年办理兵团业务1笔,给新疆绿化糖业有限公司营销贷款1000万元。该笔业务的开展将会为我社逐年加大开拓兵团业务市场奠定基础。
  (八)加强贷款管理,严格控制不良贷款增长
  1.在县联社的领导下,为提高贷款质量,2007年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加大贷款投入,选择新的效益增长点,不断加大农业及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二是全面落实岗位清收责任,建立不良贷款台账,制定按月清收及考核办法;三是对不良贷款进行新老划段,区别对待,实行谁回收、谁受益的分配原则;四是严格要求信贷人员合规、真实反映贷款形态,合理确定贷款用途及期限,杜绝新增不良贷款。
  2.为控制新增不良贷款,在县联社的领导和安排下,年初就安排县联社管理人员分片包社,由专人负责监督新增不良贷款的清收。截至年末,四级分类不良贷款绝对额下降295万元,不良占比11.77%,较年初下降8个百分点,实现“双降”。
  3.加大依法收贷力度,利用法律手段清收长期拖欠贷款,在联社的安排和协调下,年初就开始准备依法诉讼贷款的整理工作,对每笔贷款通过合法手续的确认,最终确定起诉贷款326笔,金额552.4万元。至年底,审理终结案件240户,金额356.4万元,审理终结户数完成74%,金额占比完成65%。因在2007年底胜诉,准备在2008年初依法申请执行,有效地维护了信用社的合法利益。
  4.加大核销力度,充分利用近两年盈利水平的提高,2007年核销历史遗留死亡、破产贷款201万元。
  5.清收、处置不良非信贷资产情况:2007年辖区清收不良非信贷资产426.17万元,其中:清收其他应收款金额112.25万元,清收投资银河证券资产248.11万元,清理(芦草沟四大队,三宫,兰干闲置营业用房)固定资产13.51万元,清收抵债资产52.3万元。
  (九)加强业务管理的同时扎实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1.加强业务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信用社业务发展的需要。2007年,县联社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结合统一法人工作,狠抓业务管理,以县联社为统一核算单位,账务处理实行“统一管理,单独考核”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并且接受“两项”审计和银监部门对年终决算的专项审计以及自治区联社案件专项治理“排雷”行动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圆满完成2006年度会计决算工作,全面、真实、准确、合规地反映2006年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
  根据人民银行霍城县支行关于反洗钱、反假币的工作安排,制定信用社反洗钱工作方案,同时在各基层社及乡村设立反假币宣传站、点,使人人都懂得反洗钱、反假币知识,懂得制贩假币国法不容,爱护人民币人人有责。不合规账户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能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办理账户的开、销户,使信用社的账户管理工作走上正轨。
  2.扎实做好信用社员工的培训。根据自治区联社管理制度,为提高信贷员的思想道德观念及信贷业务操作管理能力,本年度信贷股对全辖信贷人员进行3次培训,培训125人次。重点对自治区联社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的领会和贯彻落实进行培训。通过从道德观念,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学习,有效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操作水平,提高信贷人员转换思想、开拓发展的经营理念,为建立一支高素质信贷队伍打下基础。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2007年,对辖内信用社网点少数民族计算机操作人员进行13次计算机知识培训,参加人员78人次,使少数民族干部业务操作水平有新的提高;举办“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培训班”,参加人员36人次,按期成功地对全辖非信贷资产进行五级分类,全面、真实反映全辖非信贷资产质量和风险程度;举办业务系统和贷款五级分类系统的对接培训,参加人员35人次,在网点业务结束后将贷款导入五级分类系统,减轻信贷员的工作量;举办两期中国人民银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业务培训班,参加人员45人次,开通支票影像系统,支票验印系统,与小额支付系统匹配使用,大大提高票据交换的速度和水平;为成功兑付央行票据,邀请人民银行进行关于票据兑付考核培训,参加人员32人次,为兑付央行票据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展人民币结算账户年检及身份证联网核查系统学习,参加人员28人次,进一步明确实名制的重要性;举办一期安全保卫培训班,参加人员30人,进行书面考试,达到培训目的。
  (十)及时、准确报送非现场监管报表工作并组织开展离任审计工作
  1.根据伊犁银监分局转发关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试运行银行业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通知》精神,县联社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于2006年11月成立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领导小组,由理事长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由稽核部门牵头实施,8名业务人员组成填报小组,指定专人负责上报、审核、签发工作,使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从2006年9月的试运行到2007的正式运行各项工作均正常开展,保证非现场监管信息报表的真实、准确、及时报送,使管理人员对相关的财务、信贷等业务知识有更深一步地了解和学习,及时掌握各项指标控制范围。
  2.审计部门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离任离岗审计办法》,2007年度对辖内2名调离岗位和3名离岗人员实施离岗、离任前的专项审计,按实际情况落实经济责任,对其工作情况给予公正的评价和结论。
  (十一)广泛而又扎实地开展平安建设
  创建平安信合的总目标是保证各社服务区域的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自开展创建平安建设活动以来,领导高度重视,派专人负责创建平安建设工作,把平安建设工作与本单位年度工作放在一起同安排、同部署。在创建活动中,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各类规章制度,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反腐拒腐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二是把创建平安信合与本单位经营工作相结合,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在经营过程中做到依法合规经营;三是与创建平安家庭工作相结合,住宅小区张贴有文明公约、设有楼内卫生轮流排班打扫,目前,已有大多数家庭达到平安家庭标准;四是与综治工作相结合,多年来,综治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健全综治机构、人员、制度和责任,同时,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使物防、技防设施逐步达到公安部门的要求,为安全经营起到屏障作用。同时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未发生一例超生情况,起到表率作用。
  (十二)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
  县联社以贯彻落实《纲要》为动力和契机,推进反腐纠风廉政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端正作风的自觉性,做到自重、自省、自警,清正廉洁。同时认真落实县委和县纪检委部署的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及纠风工作的各项任务,以《2007年霍城县纠风工作实施意见》为航标,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扎扎实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先后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治理商业贿赂、案件专项治理、观看警示片等活动。结合《纲要》要求,认真开展学习、宣传和实践活动。20字基本道德规范张贴在办公楼墙面上,使20字方针深入人心。
  三、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工作目标:存款余额达52277万元,增长16.7%以上;本年末存款增加额7500万元,其中储蓄存款5250万元,对公存款2250万元,年末存款力争完成增加额10200万元。贷款余额达39000万元,本年计划累计发放35000万元,本年计划累计收回29367万元。年末存贷比例为74.61%。不良贷款四级分类余额控制在3628万元,呆滞贷款绝对额减少300万元,不良贷款比例控制在9.31%;五级分类余额控制在4881万元,绝对额下降850万元。本年利息收回计划3700万元。
  2008年工作任务:根据2007年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存款的组织力度;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力度,为农村金融稳定繁荣作出更大贡献;三是进一步加大贷款监督与不良贷款催收力度,严格坚持贷款“三查”制度;四是根据自治区联社计划,尽快开通银行卡业务,提升服务层次;五是加快中间业务的拓展速度,做好专项央行票据兑付考核工作;六是对2007年年终决算工作进行专项稽核,继续抓好常规稽核工作;七是认真做好上级部门安排的专项检查工作,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在内部检查监督中的作用;八是加强廉政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做到“内管理,外监督”;九是进一步加强农村诚信环境的营造和信用体系的推广工作,要求各社建档面达到100%,确保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顺利实施。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霍城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志书全面记述了霍城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