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三农”贷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668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三农”贷款
页数: 4
页码: 154-157
摘要: 一、社队集体贷款;1958~1985年,霍城县各信用社累计给人民公社社队投放农业生产费用和生产设备贷款1132.76万元,占全部贷款的35.4%,年均累计投放贷款42万元。1984年以后全县各公社体制改为乡或镇,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解体。信用社少量的贷款投向新的集体经济组织。;二、农户贷款;1954~1957年,霍城、绥定两县农村信用社合作社累计给入股社员贷款4192元,年均累计投放贷款1198元。主要解决入股社员的农业生产费用和生活困难。;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005年始,县联合社开展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同时加大了信用工程推进力度,对小额信用贷款提出的要求是: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可贷。是年末,县联合社累计发放小额信用贷款7561万元,占累计投放贷款的40.6%。;四、特色农业贷款;1995年始,为支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截至2004年末,向林果业(俗称高田)即野樱桃李累计贷款368万元,向中国红地球葡萄累计贷款7010万元,两项合计7378万元,占农户贷款的7.5%。年均投放贷款728万元。;五、牧业养殖育肥贷款;1984年始,信用社贷款除了支持农户农业生产外,还大力支持牧业和农户养殖育肥。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霍城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志书全面记述了霍城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