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存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6664
颗粒名称: 三、转存款
分类号: F832;F8;F426
页数: 2
页码: 131-132
摘要: 信用社资金运用最初阶段分为两种方式:一是信贷投放,二是转存银行。转存款是信用社除了按比例投放贷款和留足库存现金周转后剩余部分存入当地银行的款项,是取得一定利息的手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增加多种方式,如同业拆借、投资等。但是转存款仍然是信用社资金运用的一种必然方式,也是保证信用社有足够的周转金,同时也是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加强信用社转存款工作及管理,对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促进“三农”发展方面有着很大作用。
关键词: 转存款 信用社资金 指令性计划 人民银行 信用社

内容

1.信用社转存款
  信用社资金运用最初阶段分为两种方式:一是信贷投放,二是转存银行。转存款是信用社除了按比例投放贷款和留足库存现金周转后剩余部分存入当地银行的款项,是取得一定利息的手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增加多种方式,如同业拆借、投资等。但是转存款仍然是信用社资金运用的一种必然方式,也是保证信用社有足够的周转金,同时也是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加强信用社转存款工作及管理,对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促进“三农”发展方面有着很大作用。农村信用社通过贯彻执行国家信贷政策、原则、制度和本社信贷计划,可以正确处理信用社与人民银行、各家专业银行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以及信用社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合理投放和重点使用,充分发挥信用社的职能作用。
  2.信用社存款准备金
  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人民银行的规定,信用社必须按照各项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上存人民银行当地县支行,人民银行县支行按国家规定的利率计付利息。这是一项指令性计划,是信用社资金运用的一种方式,也是保证信用社有足够的周转金,同时也是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因此加强信用社存款准备金工作及管理,对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稳定社会,尤其是在促进“三农”发展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农村信用社通过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政策、原则、制度和指令性计划,可以正确处理信用社与人民银行、各家专业银行的关系,充分发挥信用社农村金融的职能作用。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霍城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志书全面记述了霍城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