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假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6633
颗粒名称: 一、反假币
分类号: F832;F426;F8
页数: 5
页码: 105-109
摘要: 所谓假币是指伪造、变造的货币。假币是真货币的伴生物,它随着真币的发行而出现。
关键词: 假人民币 反假币 联合社 人民银行 人民币

内容

所谓假币是指伪造、变造的货币。假币是真货币的伴生物,它随着真币的发行而出现。
  1.人民币识别
  反假人民币必须要具有识别人民币的技能和智能。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发行了五套人民币,每套人民币都有它的特征,第四、第五套人民币设置防伪标志,只有掌握它才能很好地区别真假币。霍城(绥定)县历届农村信用社的领导积极组织本系统员工熟练掌握每套人民币的特征和第四、第五套人民币防伪标志,在实践中准确无误地识别真假人民币。
  1951年10月1日,在新疆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共4种,见表5-1。
  1955年3月1日,人民银行总行发行元、角、分纸币10种;1957年12月1日,增发10元纸币1种、硬币3种;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1元、5元纸币2种。新疆发行第二套人民币达到16种,数量比第一套多出12种,见表5-2。
  人民银行在新疆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称旧人民币),1955年5月1日,霍城、绥定两县发行、兑换新人民币工作结束。
  1962~1980年,人民银行在新疆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共13种,见表5-3。
  第三套人民币在新疆流通长达18年之久。这18年间因不同时期的政治运动和社会运动,对反假工作起到了震慑作用。1987年4月末,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新版人民币面额有主币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6种,辅币有1角、2角、5角3种,主辅币共9种,版别17种,其中,主币有1元券(币)4种、2元券2种、5元券1种、10元券1种、50元券2种、100元券2种。辅币有1角券(币)2种、2角券1种、5角券(币)2种。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路、艺术风格、印制工艺、防伪技术等方面较第三套人民币显著提高,与第三套人民币在市场上混合流通,币值相等,见表5-4。
  县联合社组织本系统员工系统学习,全面掌握第五套人民币特点和防伪技术。要求所有员工对第五套人民币熟版熟种熟知,掌握券别、券面、券种,并制定了学习与考核的奖罚制度。谁出错谁承担经济责任。1999年10月1日,新疆发行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2000年10月16日发行20元纸币、1元、1角硬币。据知,第五套人民币是首次由中国人民银行自行设计完成的货币,与前四套人民币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在设计上通过代表性的图案,更加体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防伪技术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总体防伪效果上,较之前四套人民币有了明显的提高,防伪技术的数量和总体防伪效果有了长足进步。第五套人民币硬币,与前几套人民币硬币相比,采用了大面额数字,方便流通,见表5-5。
  县联合社特别重视现代货币防伪技术培训,因人因岗进行传授。现代防伪技术有:纸币防伪技术,包括水印、安全线、彩色纤维和无色荧光纤维、彩色圆点和荧光圆点。油墨防伪技术,包括有色荧光油墨、无色荧光油墨、磁性油墨、变光油墨、红外光油墨、防复印油墨。印刷防伪技术,包括手工雕刻凹版、凹版印刷、彩虹印刷、对印接线印刷、缩微文字印刷、隐形图像、激光全息图形。硬币防伪技术,包括多边形币和异形币、圆形中间打孔币、间断丝齿币、连续斜丝齿币、双金属币(三金属镶嵌币和局部镶嵌币)、边部滚字币(边部凹槽滚字币)、隐形雕刻币(激光全息币)、彩色币、反喷砂、微粒细点和秘密暗记。由此,防伪技术要点较多,全面掌握采取压着学、逼着学,学用结合。
  2.人民银行部署反假工作
  国家和人民银行及时印发规范性文件,并作为反假币的法律武器和基本准则。
  1951年4月19日,政务院颁布《祸害国家货币治罪暂行条例》,这是我国反假票斗争的基本法规。该条例规定,货币指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伪造国家货币者,处以死刑或徒刑。对破坏国家货币信用的处以徒刑。
  1957年12月末,国家公安部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反假工作的联合指示》和人民银行新疆分行下发《关于重视反假票工作的通报》,要求金融系统将反假人民币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1982年7月24日,人民银行新疆分行转发人民银行、公安部和海关总署联合下发的《反假人民币工作紧急会议纪要》。10月14日,人民银行新疆分行转发《关于变造国家货币治罪的函》,明确提出制造假人民币就是犯罪行为,反假工作只能抓紧不能放松。
  1990年末,人民银行新疆分行下发《关于注意防范假人民币的宣传提纲》,是年12月26日,人民银行新疆分行、自治区公安厅、自治区工商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坚决查封并就地销毁印有完整人民币图样的宣传印刷品的通知》,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仿造、变造或印制完整的人民币图样,一经出现坚决查封,并就地当众销毁,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1992年4月13日,人民银行新疆分行下发《关于〈对反假人民币有关人员的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误收假币自赔,对外支付假币发现后要加倍处罚。
  1995年1月15日,人民银行新疆分行下发《关于反假人民币情况通报》要求,把反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2001年6月末,人民银行伊犁州分行下发《关于开展2001年度反假币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提出开展反假币和有关法规条例宣传活动做到形式与内容统一。
  2003年7月1日,人民银行颁布《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提高了信用合作社工作人员识别真假币的能力。
  2008年末,人民银行伊犁州分行下发《关于近期复点20元残损币集中发现假币的通报》,做好本网点的假人民币的防范堵截工作。
  3.反假人民币
  霍城(绥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假工作。1974年末,打击破坏人民币的行为。1982年7月末,对回笼款中的1元、10元两种券,按30%~50%的比例进行抽查,未发现假币。
  县联合社根据反假工作的要求,除发放宣传单进行反假币宣传外,还与县宣传媒体单位共同主办反假币的广播电视节目,扩大反假工作影响面,提高全民反假币的识别真假能力,自觉抵制假币流通。1988年末,县联合社根据《通知》要求细化奖励办法,以周、月、季、年奖励,督促员工任何时候不得放松警惕性。1991年末,县联合社共没收假银元500枚。1993年末,根据人民银行霍城支行的要求,县联合社成立反假币小组,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力度,仅信用社没收假币642元。
  1994年末,县联合社将反假币列入业务经营议事日程,从领导到职员,从机关到基层,把好第一道关,当好人民币卫士。
  1998年5月17~23日,伊犁州金融系统开展“98爱护人民币宣传周”活动。县联合社利用这次活动,在企事业单位里开展反假币及爱护人民币的宣传教育。各营业网点储蓄专柜的出纳、记账员和县联合社领导、稽核、安全部门的人员进行了一次培训。
  2007年5月末,在辖区内设立咨询台,解答群众答疑问题。2010年5月末,联社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单位、商家店铺等进行流动宣传,加强与个体商户的沟通协调并取得支持。
  2012年5月15日,县联社借助OA网,及时将各信用社开展反假币宣传情况、好的做法进行经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推进宣传工作深入开展。自1988年以来,全辖信用社累计收缴百元假币1719张,金额171900元,五十元假币628张,金额1400元,二十元假币278张,金额5560元。十元假币124张,金额1240元,五元假币6张,金额30元。共计收缴假币2755张,金额216330元。

知识出处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霍城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霍城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志书全面记述了霍城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