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贷款分类方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6187
颗粒名称: 八、贷款分类方式
分类号: F832;F426;I247
页数: 3
页码: 214-216
摘要: 贷款分类主要体现在各个时期的贷款科目设置和统计口径上,也基本反映各个历史阶段的信贷指导思想和农村金融工作政策变化。1991—2012年,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分类主要经历两种方式:四级分类和五级分类。
关键词: 贷款余额 五级分类 联合社 贷款五级分类 不良贷款

内容

贷款分类主要体现在各个时期的贷款科目设置和统计口径上,也基本反映各个历史阶段的信贷指导思想和农村金融工作政策变化。1991—2012年,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分类主要经历两种方式:四级分类和五级分类。
  1991年,市联合社开始实行贷款四级分类,即根据贷款期限划分,分为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统称不良贷款。
  2005年,市联合社开始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即根据贷款风险情况划分,分为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统称为正常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统称为不良贷款。
  2006年上半年,市联合社认真做好贷款五级分类各项准备和实施工作,为加强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成立贷款五级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订详细实施方案,先后派出5人参加全疆统一培训和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县的有关工作,印发培训材料和表格,完成全部信贷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及在塔什科瑞克乡信用合作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8月20日,市联合社对所有31个网点、7565户、50872万元的各类贷款进行分类认定。其中认定企业及法人单位和农村经济组织贷款户305户,贷款余额25113.5万元;认定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贷款户1856户,贷款余额15111.2万元;认定普通居民住房按揭贷款户266户,贷款余额1689.6万元;认定涉农贷款户5138户,贷款余额8957.6万元。五级分类认定结果中,正常贷款户5448户、贷款余额34614.4万元;不良贷款户2231户、贷款余额16167.5万元,不良贷款率31.8%。与四级分类相比,不良贷款户增加33户,不良贷款余额增加5082.8万元,不良贷款率上升10.01个百分点。五级分类认定结果,达到了加强信贷队伍建设、充分暴露潜在信贷风险、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预防和化解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目的。
  2011年10月19日,市联社遵照执行《新疆农村信用合作社五级分类系统信贷数据清理方案》。

知识出处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伊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志》100余万字,其内容涵盖伊宁市信合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有失误、有成绩、有经验、有教训。读之则饱览全市信合事业发展的坎坷履历及辉煌征程;展现信合人辛勤创业,斑斓多彩的历史画卷;又可为后人探索信合事业的发展,研究金融价值规律,货币固定等价物流通中的利率杠杆作用,提供借鉴。此书作为一部金融业的资料性专著,则不愧为一部资政之书,定会起到“资治、存史、教化、育人”的功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