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信访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5886
颗粒名称: 四、信访工作
分类号: D632;D262;F426
页数: 2
页码: 449-450
摘要: 2003年3月19日,县联社为以自治州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自治州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的信访举报工作为指导,成立信访接待室,成立信访快速上报机制,确保“两会”期间联社的信访工作不出纰漏。
关键词: 信访工作 县联社 信用社 信访举报工作 群体性上访

内容

2003年3月19日,县联社为以自治州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自治州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的信访举报工作为指导,成立信访接待室,成立信访快速上报机制,确保“两会”期间联社的信访工作不出纰漏。
  2004年,县联社信访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不断拓宽和畅通信访渠道,发挥信访举报工作职能,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服务。
  2005年11月7日,县联社组织职工学习国务院新修订的《信访条例》,为更好地迎接信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做好信访工作,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各信用社设立信访意见簿。
  2006年5月23日,县联社设立信访接待办公室,设立专人为信访接待员,每周二为领导信访固定接待日。
  2007年,巩留县联社明确指出各部或基层社如出现因工作不力失职造成有人上访投诉的,查实后此信用社年底不评优,扣除负责人奖金,情节严重,撤销其负责人职务。
  2008年,为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全县联社群体性上访事件,根据有关法律和上级文件精神,县联社结合实际,制订《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群体性上访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分为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警和信息报告、应急等级和响应措施、现场处置、后期处置、应急保障、附件9个部分,为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制度保障。
  2009年,县联社落实“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包括信访通报、一岗双责和责任追究制度在内的信访工作责任制。全年,共接待投诉2起,处理结果客户均表示满意。
  2010年,县联社的信访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明确信访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县联社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联社经常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调查研究处理,对群众提出的每个问题及时组织人员查证落实,对职工、群众交代解释清楚。全年,共接待来信来访4件,解决处理4件,处理员工1名。工作中积极征求和采纳老职工的一些合理化建议,从而提高县联社领导班子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
  2011年,县联社信访工作设立信访专线电话,由监察保卫部经理负责信访专线,保护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全年共接到5起顾客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的投诉;对查实的3起投诉,相关责任人及负责上登门道歉,处罚责任人1名,处罚款500元,并作深刻检查。
  2012年,县联社采取多种形式的措施,拓宽信访渠道。一是各信用社门前都有“意见箱”,柜台上都挂有“意见簿”,便于客户对县联社的工作进行监督,发现不良现象,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不良事态的扩大。二是设有信访专线电话,设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接听,根据规章汇报领导进行解决,有效地保护投诉人的合法权益。三是各社设立行风义务监督员,为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群众的思想动态构建信息桥梁,减少信访的数量。县联社接到3起顾客办理业务过程中的投诉,县联社领导迅速实地调查,相关人员做好调查记录,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完成答复工作。2012年在维稳重点时期,县联社没有发生一起员工上访事件。

知识出处

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巩留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地:2016

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巩留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全志书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附录外,共22章,85节,横向编目,竖向编纂,纵横交错,鉴往知今,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内容涵盖全县农村信用社的各个层面,从发展空间上突出了地方性,从内容上突出了综合性,从编纂上突出了资料性,从时间上突出了连续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