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记账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4774
颗粒名称: 三、记账方法
分类号: F832;F8;F232
页数: 2
页码: 194-195
摘要: 记账法主要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信用社在业务操作及登记账簿时,多种方法并用,即单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并用。日常业务中以复式记账法为主要记账方法,形式分为收付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
关键词: 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信用社 经济业务

内容

记账法主要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信用社在业务操作及登记账簿时,多种方法并用,即单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并用。日常业务中以复式记账法为主要记账方法,形式分为收付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以“收”“付”作为记账符号,“有收必有付,有付必有收,收付必相等”。数额增加记“收”方,数额减少记“付”方,余额在“收”方。该记账方法执行先收后付,没有透支,无须平衡。记账公式:上日收入余额+本日收入-本日付出=本日收入余额;上日付出余额+本日付出-本日收入=本日付出余额。余额平衡公式:各科目收入余额合计-各科目付出余额合计=本日现金库存。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数额增加记“借”方,数额减少记“贷”方,余额在“借”方;对负债、权益、收入类账户,数额增加记“贷”方,数额减少记“借”方,余额在“贷”方。借贷记账法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即对每一笔经济业务,不论是资产类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还是负债类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不论是资产类项目和负债类项目之间的同时增加,还是资产项目和负债类项目之间的同时减少,都一律采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以相等的金额,借贷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连续、分类登记。所有账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账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入类账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
  1955年3月,县域成立信用合作社后,采用借贷记账法。主要学习苏联银行会计记账法,以会计科目为记账主体。
  1966年9月1日,县域信用合作社废除借贷记账法,改为以现金为主的收付记账法。每笔经济业务,或者转账业务,同时记收、付2个或2个以上的账户,收付双方金额必须相等。
  1972年,又改为以资金为主的资金收付记账法。
  1992年5月25日,中国农业银行下发《关于农村信用社恢复借贷记账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自1994年1月1日起农村信用社恢复借贷记账法。1994年1月1日,县域信用社恢复借贷记账法。
  1997年之前,县域信用社记账均采取手工记账方式,双人临柜,一人记账,一人复核,保证账实相符。1998年后,县域信用社逐步实行计算机账务处理(会计电算化),采取电子记账,设会计主管、记账员、复核员,记账更规范化,制度化。

知识出处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哈巴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哈巴河县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哈巴河地区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