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06~2012年联社工作总结摘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3966
颗粒名称: 二、2006~2012年联社工作总结摘要
分类号: F832;F426;D92
页数: 22
页码: 360-381
摘要: 2006年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总结
关键词: 安全保卫工作 存款余额 自治区 信用社 不良贷款

内容

2006年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总结
  一、各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2006年末,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54351.5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029.1万元。新发放贷款24430万元,余额29321.1万元,比上年分别增加1790.6万元和3029万元。不良贷款余额减少305万元,下降2.8%。全年营业收入达2282.7万元,纯收入174.8万元,比2005年营业收入增加429.7万元,营业利润增加138.1万元。
  二、工作措施
  (一)对职工认真进行政治,业务培训工作
  联社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通过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和组织学习中央、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提高工作人员政治意识,在业务培训方面,把重点放在全面培训转移到重点培训,以“新业务培训,青年为主,取得实效”为目的,先后选派学员72人参加喀什银监分局和自治区联社组织各类培训班,以县为单住举办短期培训班4期,培训96人次,使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目标,改进服务质量,业务素质得到提高,有效开展各办事环节工作。
  (二)存款资金大额增加,扩大贷款服务范围
  联社增加储蓄存款对各基层社安排任务按月监督的同时,采用实施新业务项目,加快办理业务速度,做到服务热情等优质服务,使储蓄存款取得稳步增加。至年末,联社各项存款余额54351.5万元,比上年末增加3029.1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41071万元,增加5265.4万元,使联社贷款资金得到保障,同时增加贷款范围和数量。全年贷款发放总额24400.3万元,余额29321.1万元,比上年分别增加790.7万元和4029万元。贷款中农业生产贷款19314万元,畜牧业贷款2717.3万元,发放贷款总额中分别占79%和11%。
  (三)加强贷款管理,提高贷款质量
  联社在贷款管理上采取追级检查,审批,审批分开,严禁越权审批发放贷款,层层制定明确责任等管理措施的同时,4~9月,重点开展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工作,联社成立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按要求贷款质量和分类准确,有效管理上取得一定的实效。针对不良贷款以“双降”作为目标,采取按范围责问,联社组织人员收回,申报司法机关执行等措施,使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下降。至年末,联社不良贷款余额(按四级分类)为1054.5万元,比上年末减少305万元,下降22%。
  (四)实行提高资金效益,增加营业收入,节约开支,增加利润
  联社在经营管理上实行提高资金效益,增加营业收入,节约开支,增加利润的经营管理措施,取得良好成绩。一是做到贷款提前发放,延长资金创利时间。二是通过同行业间资金调剂和金融公司投资,活跃剩余资金,提高资金效益。三是对大额或长期贷款采取按季度收回利息,对小额贷款本息同时收回的办法,提高利息比例。四是尽量压缩购建维修资产性开支,节约开支,提高利润比例。当年,联社年营业收入达2282.7万元,营业支出达2107.9万元,年经营利润达174.8万元,比上年增加138.1万元。
  (五)进一步加强审计稽核工作,防止各类经济案件发生
  联社通过调整充实审计稽核人员,发挥审计稽核股职能作用,经常组织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制止业务不正作风,实现安全,健康的操作业务。全年稽核224人次,查找出违规违反操作程序大小问题118件,追究5名责任人通报处理,1名责任人给予警告处分,1名责任人给予留岗察看9个月的处分,3名责任人给予停发工资,责令收回贷款处分以外,采用经济处罚,责令现场整改,通报批评等办法和措施,及时纠正存在问题的同时避免出现新问题和老问题。
  (六)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联社大力整顿经警队伍,增强经警责任性的同时,加强对各基层社安全保卫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经常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保持安全保卫设施完整性。当年,联社保卫股对夜间值班检查31次,营业时安全检查53次,发现纠正问题17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问题扩大。
  (七)抓紧做好政治、社会性工作,牢固树立信用社声誉
  联社做好党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法制建设、扶贫帮困等工作,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好评。组织党员定期学习,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的同时,在联社机关发展1名优秀积极分子入党,培养积极分子2名,搞好党员队伍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从年初开始同各基层社主任签订责任书,层层加强责任,防止影响社会治安情况发生,在扶贫帮困工作中,阿瓦提镇1村作为进村蹲点捐给面粉3000余千克,小鸡1740只,衣服283件,还有大力动员全县信用社系统职工,对县发给最低生活费的困难户捐献现金7400余元。
  三、存在问题
  联社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内控管理制度执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和业务服务工作方面。一是在2多月来提巴格信用社发现一般职工到信用社主任存在空白凭证和公私障保管使用不认真,不规范。临时工安排办理业务、职工不坚守岗位等问题,发生一起3.65万元的经济案件。二是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成绩不太理想,未按规定坚持贷款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办理贷款过程中忽视补充办理手续,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开展的不够全面,深入。三是信用社业务服务质量影响着信用社的经营活动和社会现象。近几年来,业务服务质量有明显好转,但还有部分信用社和一些职工存在着摆架子,对客户持冷淡态度现象,特别是发贷期间让客户在外面久等出去吃饭,收回贷款时要求全额还清。
  2007年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总结
  一、各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2007年,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66744.3万元,比上年增加12392.8万元,增长22%。发贷贷款38818.9万元,贷款余额36440.5万元,比上年分别增加14418.6万元和7119.4万元。经营收入增加558.2万元,营业利润增加211.4万元。年末,联社不良贷款余额1091万元,增加172.9万元;所有者权益金额1402.5万元,增加140.4万元。
  二、工作措施
  (一)做好员工的政治理论、业务培训工作
  联社组织员工学习中共十七大精神和中央、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使其培养成懂政策、按政策办事的高度意识的同时抓紧做好业务培训。先后选派职工参加自治区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培训296人次。10月15日起,联社组织全体员工学习自治区联社下发的内控制度,通过学习加强职工制度观念,明确工作目标,改进服务作风,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为有效发展各环节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采取有效措施,存款余额稳步增加
  联社以增加存款余额作为工作目标,安排各信用社存款任务,按月总结存款完成任务,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实行奖罚措施,动员所有员工积极投入存款。另外联社领导班子成员经常和企事业单位保持联系,加强客户队伍,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延长工作时间,优质文明服务,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客户,增加存款金额。年末,联社各项存款余额66744.3万元,比上年增加12392.8万元,增长22%。
  (三)加强经营管理,增加营业收入
  联社经营管理上提高资金效率,实行增加营业收入、节约开支增收经营管理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延长营业时间、资金创收时间。二是通过在商业高利存款,活跃资金,提高资金效益。三是对大额贷款实行本息一次性收回制度,提高收息率,当年各类贷款利息收入242.7万元,比上年增加622.8万元。四是实行代办地区信用社存款支付,调用棉花收购资金,增加中间收入。年末,中间业务收入44.4万元,比上年增加26.6万元。五是对于采购资产、修理等开支通过采用招标、吸引价格合理、资质高的投标,尽量节约开支,提高收入比例。年末,联社营业收入达2841万元,比上年增加558.3万元;税前营业利润达386.2万元,增加211.4万元;纯利达69万元,增加20.7万元。
  (四)强化内控制度,实行安全健康的经营模式
  联社开展强化内控制度年、排雷行动年、专项治理商业贿赂、强化内控、提升执行力教育活动后,对辖属营业网点进行几次大检查,密切配合自治区联社检查的同时,充分发挥联社稽核股的作用,经常组织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挖出有章不依、违规操作、工作作风不正、态度不良等问题。全年内部审计224人次,查找违规问题118条,其中给予通报批评5人、警告处分1人、留用察看1人、停发工资3人。同时采取罚款、现场责令整改、通报批评等办法,保证安全健康从事业务工作。
  (五)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联社领导重视安全保卫工作,把安全保卫工作放在各类业务工作的首位,做好各营业网点的安全条件工作,2个营业网点安装防弹玻璃和标准化柜台,补充和添置16个营业网点的安全保卫设施和防止设备,提高防范能力,加强业务人员在营业时间和夜间防范知识培训,提高警惕的同时,充分发挥联社安全保卫股的作用强化经警的责任性,对于守护金库、营业时间的安全、押款等环节建立责任制。对各营业网点定期不定期检查值班情况28次,营业时间安全检查67次,对检查发现的值班迟到、营业时间柜台不上锁、午饭时一人保管钱箱等17个问题及时查处责任人进行整改,防止事故发生。
  (六)认真做好政治、社会事务工作
  联社做好党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扶贫等政治、社会事务工作,得到相关部门的好评。组织党员定期学习,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初同基层社主任签订责任书。层层加强责任,严防影响社会治安的事件发生。领导重视扶贫帮困等社会事务,对贫困户和困难职工给予帮助,动员全体员工捐款6800元资助贫困户;对长期住院治病的5名员工捐款15000元;资助和关心45名退休人员的生活,发放价值29250元的煤。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7年度考评考核中评为先进集体。
  三、存在问题
  联社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贷款管理环节和收回不良贷款方面。一是一些基层社存在着贷款管理环节薄弱的问题。一些基层社主任风险意识不强、落实制度执行力度不足、信贷员违规操作等问题,严重存在贷前不认真审核、审批报告走过场、跨区域发贷、多种名义一户违规发贷等问题。在贷款五级分类管理中,一些基层社存在工作态度不认真、手续不完整、电脑无记录、多人贷款记在一人名下、违规操作账目不清、不符合财务规定等问题,对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正确顺利开展带来负面影响。二是收回不良贷款效果欠佳。虽然在收回不良贷款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一些基层社由于贷款金额较多,审核中未发现存在问题,导致对不符合发放贷款条件的人发放贷款及超过还款能力办理、跨区域发放贷款等违规操作问题,形成新的不良贷款。至年末,联社不良贷款金额占5.8%,比上年下降4.96%。但是不良贷款新增额达36.5万元,不良贷款累计1091万元,严重影响不良贷款“双降”目标的实现。三是个别员工工作态度较差。很少一部分员工为谁服务、为谁工作的认识很模糊。存在工作不认真、态度不正、自高自大、搞不好同客户的关系、与客户争吵、无理取闹等问题,挡住自己发展的道路;一部分员工办理贷款认为是自己个人权威、特权,对信用社声誉影响极坏。
  2008年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总结
  一、各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2008年末,联社各项存款余额77023.3万元,比上年增加10279万元,增长15%。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1811.2万元,占各项存款余额80.25%;对公存款余额15212.1万元,占19.67%。各项贷款余额43147万元,增加4317.5万元。其中农业生产贷款32190万元,企业贷款3500万元。不良贷款余额913.3万元,下降1.1%。各项贷款利息收入3458.4万元,增加1055.7万元。全年中间业务收入69.6万元,增加25.2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03.8万元,税前营业利润达577.6万元,纯利达359万元。
  二、工作措施
  (一)做好对员工的政治理论、业务培训工作
  联社全体员工在政治思想上提高认识,业务操作上熟练掌握。组织员工学习中共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中央、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做好业务培训工作,先后选派22人参加自治区联社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联社举办4次短期培训,参加人数达128人,占全体职工90%;选派5人到塔里木大学参加汉语培训班,10月21日起,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职工的制度观念,明确工作目标,改进服务作风;联社领导班子组织联社营业部和县城各网点45岁以下职工举办培训班。根据自治区联社安排的员工《持证上岗考试》要求,组织职工业务学习,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为有效发展各环节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做好会计、统计工作
  年初,联社安排各部门、办公室做好会计、统计工作,保证上报文件的及时性和正确性。通过举办会计培训班,对基层信用社会计工作实行规范会计工作,同时做好各种报表和档案工作。及时汇总基层信用社业务状况,促进各项计划目标的顺利完成。抓好央行票据兑付工作,历年形成的120.9万元不良贷款和65.1万元挂账损失顺利兑换央行票据,降低联社不良贷款和损失。
  (三)采取有效措施,存款余额稳步增加
  联社以增加存款余额作为工作任务,对各信用社存款任务进行明确细致的安排,按月进行总结考核存款任务,动员所有员工积极吸收存款,以实行方便业务,提高业务素质,延长工作时间,文明优质服务,加大社会面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客户,存款余额稳步增加。年末,联社各项存款余额77023.3万元,比上年增加10279万元,增长15%。其中,储蓄存款金额61811.2万元,对公存款达15212.1万元。
  (四)加强贷款管理工作,提高贷款质量
  联社贷款计划主要放在农业生产,剩余资金用于中小型企业发放,逐步扩大规模,贷款办理逐级审核,审批实行审核和审批分开,明确每笔贷款责任。按责任范围收回贷款,针对历年形成的不良贷款对责任人责令停职、清收、停发工资等方式清收贷款,同时联社组织贷款清收小组、公务员贷款报纪检委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不良贷款的回收工作,严防贷款风险。对单位款清收工作中,通过争取县委和政府的支持,收回色力布亚信用社逾期长达5年之久的390万元不良贷款。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3147万元,比上年增加4317.5万元。其中农业生产贷款32190万元,企业贷款为3500万元。不良贷款余额913.3万元,比上年下降1.1%。
  (五)加强经营管理,增加营业收入
  联社在经营管理上提高资金效率实行增加营业收入、节约开支增收经营管理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延长营业时间和资金创收时间。二是通过组织对公存款,降低成本,提高资金效益。三是对大额贷款实行本息一次性收回的制度,提高收息率,当年各类贷款利息收入3458.4万元,比上年增加1055.7万元。四是全疆联网开通存款业务、代理棉花收购资金业务,增加中间收入。年末,中间业务收入达69.6万元,比上年增加25.2万元。五是对于购置固定资产、修理等开支通过采用招标形式勤俭办社。年末,营业收入4003.8万元,税前营业利润577.6万元,纯利359万元。
  (六)强化内控制度,实行安全健康的经营模式
  2008年,自治区联社对联社进行几次大检查,联社在密切配合迎接自治区联社检查的同时,充分发挥联社稽核股的作用,经常组织检查,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挖出有章不依、违规操作、工作作风不正、态度不良等问题。检查英吾斯坦信用社储蓄存单丢失案件,对有关负责人给予处分。全年审计212人次,查找违规问题25条,其中48人给予通报批评,留用察看处分6人,1人停发工资清收贷款,还采取罚款、现场责令整改、通报批评等办法,保证安全健康的从事业务工作。
  (七)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联社领导把安全保卫工作放在各类业务工作的首位,做好各营业网点安全保卫工作,新改建2个营业网点,安装防弹玻璃和监控系统,增补16个营业网点的安全保卫设施和防范设备,提高防范能力。做好人人关注安全保卫、人人提高警惕,加强业务人员在营业时间和夜间值班期间防范知识培训,提高警惕的同时,充分发挥联社安全保卫股的作用,强化经警的责任性,对于守护金库、营业时间安全、押款等环节建立细致的责任制,对各营业网点定期不定期的值班检查50次,营业时间安全检查41次,对值班迟到、营业时间柜台不上锁、午饭时一人保管钱箱等10个问题查处责任人,及时整改,防止事故发生。
  (八)做好政治、社会事务工作
  联社做好党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扶贫等政治、社会事务工作,得到相关部门的好评。组织党员定期学习,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初同基层社主任签订责任书,层层鉴定责任,严防影响社会治安坏事的发生。重视扶贫帮困等社会事务、对灾难地区给予帮助、动员全体员工四川汶川地震地区捐款1.97万元;参加自治区联社组织的《爱心基金》活动捐款1.55万元;动员全体员工捐款5500元资助贫困户;对长期住院治病的9名员工捐款1.9万元;资助和关心48名退休人员的生活,发给价值3.6万元的煤和5000元现金。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08年度先进集体。
  三、存在问题
  联社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贷款管理、收回不良贷款和个别员工工作态度方面。一是一些基层社存在着贷款管理环节薄弱的问题。一些基层社主任风险意识不强、落实制度执行力度不足、信贷员违规操作等问题,严重存在贷前不认真调查、审批报告走过场,跨区域发贷、多贷一户违规放贷等问题。贷款五级分类管理中,一些基层社存在工作态度不认真、手续不完整、电脑无记录、多人贷款记在一人名下、违规操作账目不清、不符合财务规定等问题,对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正确顺利开展带来负面影响。二是收回不良贷款效果欠佳。一些基层社由于贷款金额较多,审核中未现存在问题,导致对不符合发放贷款条件的人发放贷款及超过还款能力办理,跨区域发放贷款等违规操作问题,形成新的不良贷款。年末,联社不良贷款新增1488.5万元,严重影响不良贷款“双降”目标的实现。三是个别员工工作态度较差。有很少一部分员工为谁服务、为谁工作的认识很模糊。存在工作不认真、态度不正、自高自大、搞不好同客户的关系、与客户争吵、无理取闹等问题,挡住自己发展的道路,还有一部分员工办理贷款认为是自己个人权威、特权、对信用社声誉影响极坏。
  2009年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总结
  一、各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2009年,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87714.7万元,比上年增加10691.4万元,增长13.9%。其中储蓄存款金额73524万元,对公存款14212.3万元。全年发放贷款59644.6万元,增加10906.6万元。至年末,联社贷款余额54505.4万元,增加12416万元;不良贷款余额884.8万元,下降4.73%;贷款利息收入3693万元,增加234.6万元。所有者权益4560.2万元,增加1445.9万元。其中,股本金3344.5万元,增加1005.2万元。资本补充率10.35%。
  二、工作措施
  (一)做好对员工的政治理论、业务培训工作
  联社组织全体员工在政治思想上学习中共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将科学发展观联系到联社各项工作中,组织职工每星期2天,每天进行半天的政治思想学习,尤其是在“7·5”事件后,将政治理论学习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巩固各族职工之间产生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一种良好的局面。在业务工作方面加强全面培训,以业务种类重点培训为目标,先后选派10人参加自治区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联社举办会计业务方面培训5次,信贷业务方面培训2次,安全保卫工作方面培训8次,参加人数达236人次。与新疆财经大学合作,选派43人到新疆财经大学的高级技术和本科专业方面自学进修。
  (二)做好会计、统计工作
  联社安排各部门、办公室做好会计、统计工作的同时,落实委派会计工作,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培训,在会计工作方面实行规范化操作制度,严格执行现场管理业务制度,监督、上报各类报表,归档会计凭证、重要空白凭证,防止发生各项操作风险和错误,保证按制度正常、安全开展各项工作。
  (三)采取有效措施,存款余额稳步增加
  联社以增加存款余额作为工作任务,对各信用社存款任务进行明确细致的安排,按月进行总结考核存款任务,动员所有员工积极吸收存款,以实行方便业务,提高业务素质,延长工作时间,文明优质服务,加大社会面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客户,存款余额稳步增加。当年,联社各项存款余额87714.7万元,比上年增加10691.4万元,增长13.9%。其中储蓄存款金额73524万元,对公存款余额14212.3万元。
  (四)加强贷款管理工作,提高贷款质量
  联社在贷款工作上充分发挥贷款管理部职能作用,扩大金额和规模,贷款办理逐级审核,审批实行审核和审批分开,明确每笔贷款责任。按责任范围收回贷款,针对历年来形成的不良贷款对责任人责令停职清收、停发工资等方式清收,同时联社组织贷款清收小组,公务员贷款报纪检委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不良贷款回收工作,严防贷款风险。当年,收回阿纳库勒信用社2000年发放的团体存款中的60万元不良贷款,在降低不良贷款余额中取得成绩。全年发放贷款59644.6万元。至年末,贷款余额54505.4万元,比上年增加12416万元;不良贷款余额884.8万元,比上年下降4.73%。
  (五)加强经营管理,增加营业收入。
  联社在经营管理上提高资金效率,实行增加营业收入、节约开支增收经营管理方式,取得良好效果。一是通过促进发放贷款时间,增加金额,提高资金创利。二是通过在人民银行及工商银行寄存特殊类存款,积极参与自治区联社集团贷款项目,激发剩余资金,提高贷款利率。三是对大额贷款或期限较长的贷款落实按季收息,提高收息率。年末贷款利息收入3693万元,比上年增加234.6万元。四是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盈利。年末中间业务盈利达63.1万元。五是对于购置固定资产、修理费等开支通过采用招标形式勒俭办社。当年,联社营业收入4244.1万元,税前利润1300.38万元,税后达810.34万元,比上年分别增加722.7万元和446.6万元。
  (六)强化内控制度,实行安全健康经营模式
  联社以提高资本金、资本补充率为目标,加大防范风险能力,制定监督各项管理指标和经营管理指标计划,扩展社员股金额计划,按照联社实际情况安排任务,按月追究完成情况,保证计划任务按时完成。年末所有者权益4560.2万元,比上年增加1445.9万元。其中股本金3344.5万元,增加1005.2万元。资本补充率达10.35%。
  (七)加强内控制度,保证健康从事业务工作
  联社稽核审计部充分发挥其作用,经常组织检查,检查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挖出有章不依、违规操作、工作作风不正、态度不良等问题,有效克制各项问题的发生。违规职工阿某2009年5月22日经理事会召开会议,研究决定解除合同。当年内部审计次数达25次,查找出违规制度,业务操作等大小问题40条,其中22人给予通报批评,137人给予经济罚款2.22万元,现场责令整改、通报批评等办法,保证安全健康从事业务工作。
  (八)有效促进创建信用工程工作
  联社在县委组织部和各乡(镇)党委、政府的紧密支持配合下,做好各项信用工程工作。年末有信用户43206户,信用村198个,信用乡(镇)11个。年初与198名村支书签订信贷助理协议书,年末考评,为成绩合格的198名信贷助理发放奖励工资共19.8万元。
  (九)在开展兵团业务员上取得初步效益
  联社根据自治区联社下发的地方与团场业务同步发展战略计划精神,3月31日图木舒克信用社正式开业,结束在兵团没有信用社的局面。年末,图木舒克信用社各项存款额1816万元,发放贷款1392.1万元,社员股金余额62.5万元。
  (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联社在安全保卫工作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力度,将安全保卫工作放在各项业务工作的首位,为辖内16个营业网点补充消防设备和现金库安装安全门。充分发挥联社安全保卫部的作用,经警夜守金库,营业期间的安全和运钞期间的每个环节,制定详细的责任制度,加强经警责任感。尤其发生“7·5”事件后,根据自治区联社及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组织领导班子和业务职工24小时值班,提高增加值班人员,保护信用社资产和员工安全。
  (十一)认真做好政治、社会事务工作
  联社做好党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扶贫等政治、社会事务工作,得到相关部门的好评。培训及发展积极分子,落实“三会”制度,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初同基层社主任鉴定责任书,层层鉴定责任,严防影响社会治安坏事的发生。动员全体员工在“7·5”事件受害群众捐款1万元。积极参加自治区联社组织的《爱心基金》活动,捐款2.9万元。动员全体员工为县低保户捐款1.1万元,联社长期住院治病的2名员工捐款2万元,退休和内退员工中长期住院治疗的7名员工捐款1.5万元,另外资助和关心55名退休人员的生活,发放价值3.3万元的煤。
  三、存在问题
  联社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贷款管理和收回不良贷款方面。一是部分基层社存在贷款管理环节薄弱的问题。部分基层社主任风险意识不强,落实制度执行力度不足等一系列原因,存在未详细进行贷前检查,严重存在着贷前不认真调查,审批报告走过场,未充分进行发贷款后和回收贷款后的检查,未合理评定信用度,超过还款能力办理跨区域放贷、多贷一户违规放贷等问题,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方面,未做好评估贷款工作。二是收回不良贷款效果欠佳。部分信用社利用贷款来往较多,查出较难等原因导致对不符合发放贷款条件的人发放贷款及超过还款能力办理,跨区域发放贷款等违规操作问题,形成新的不良贷款。至年末,联社不良贷款金额占贷款总额0.015%,比上年下降4.73%,部分信用社采取延长还贷期限的方式降低不良贷款比例。
  2010年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总结
  一、各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2010年末,联社各项存款余额123810.76万元,比上年增加36096万元,增长41.15%,完成年初下达计划任务111.83%,完成年底新增存款指标计划任务103.25%。其中,储蓄存款余额97992.31万元,占各项存款余额79.14%,增长33.24%;对公存款余额25818.45万元,占20.86%,增长80.01%。低成本存款72876.76万元,占存款总额58.86%,人均存款达785.25万元,各项存款保持连续稳步增长的趋势。各项贷款余额36891.37万元,增加3229.12万元,完成计划任务92.12%。新发放贷款51973.59万元,其中投放农业贷款42956.43万元,占贷款投放总额82.65%。股本金余额4212.62万元,增加868.10万元,增长25.94%。其中法人股943.92万元,自然人股3268.71万元(信用社职工入股207.7万元)。股金中资格股2882.60万元,占股金余额68%;投资股1330.03万元,占32%。资本充足率14.74%,核心资本充足率14.85%。累计发卡量达16885张,新发卡7490张,卡余额达19192.11万元,增加7839.66万元,卡余额占储蓄存款24.43%,安装ATM取款机1台。全年代理保险164.40万元,实现代理保险手续费10.54万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77.63万元,增加14.45万元。资产总额132420万元,增加38241万元;负债总额125923.81万元,增加36305万元,所有者权益6496.48元,增加1936万元。实现营业收入5626.96万元,增加1509.61万元;营业支出3947.20万元,增加1233.89万元;利润总额1675.94万元,实现净利润1031.98万元。
  二、工作措施
  (一)扩大信贷营销范围,实现贷款新突破
  联社在信贷业务中,首先是坚持满足信贷支农需求,重点支持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及特色农业等建设项目,其中发放种植业贷款39387.44万元,畜牧养殖业贷款1556.7万元,林果业贷款674万元。有力促进农村生产建设的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贡献。其次是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投放力度。在满足农村市场的前提下,积极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发放个体工商贷款2768.59万元,发放中小企业贷款4350万元,重点支持巴楚县种子公司、巴楚县宏福驾校、巴楚县力源商砼有限公司等一批小企业的发展。第三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加大对社会特殊群体贷款投放。发放妇女创业贷款143笔,金额385万元。至年末,各项贷款36891.37万元,比上年增加3229.12万元,完成计划任务92.12%。新发放贷款51973.59万元,其中投放农业贷款余额42956.43万元,占贷款投放总额82.65%。
  (二)加大股金宣传力度,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
  联社领导重视增资扩股工作,把增资扩股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积极向群众宣传入股信用社的作用和好处,入股社员符合条件的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相关政策及信用社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广大客户对农村信用社的了解和发展前景的信心,通过加大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养殖大户的股金吸收,努力提高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至年末,股本金余额4212.62万元,比上年增加868.10万元,增长25.94%。其中法人股943.92万元,自然人股3268.71万元(信用社职工入股207.7万元)。股金中资格股2882.60万元,占股金余额68%;投资股1330.03万元,占32%。资本充足率14.74%,核心资本充足率14.85%。
  (三)扩大银行卡发卡量和中间业务经营范围
  联社通过广泛宣传使用玉卡的方便、快捷、不收费等优点加大发放力度。截至年末,累计发卡量达16885张,新发卡7490张,卡余额达19192.11万元,比上年增加7839.66万元,占储蓄存款24.43%,安装ATM取款机1台。全年代理保险164.40万元,实现代理保险手续费10.54万元,同时加强代发工资,代发粮棉补贴,社会低保、计划生育奖金等多项代收代付业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77.63万元,增加14.45万元,中间业务取得较好成果。
  (四)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方式,实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联社狠抓经营管理工作,加大收贷收息工作力度,扩大中间业务收入渠道,将闲置资金存放同业严格执行财务收支制度,努力提高经营效益。对专项费用及大额支出履行向自治区联社审批,严格控制各项不合理开支,实现财务收支良好局面。至年末,资产总额132420万元,比上年增加38241万元;负债总额125923.81万元,增加36305万元;所有者权益6496.48元,增加1936万元。实现营业收入5626.96万元,增加1509.61万元;营业支出3947.20万元,增加1233.89万元;利润总额1675.94万元,实现净利润1031.98万元。
  (五)高度重视员工思想教育和业务技能的培训
  一是加强政治教育,统一员工思想认识。组织员工学习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和“创先争优、四强四优”活动;参加关于“学习科学发展观并将联系实际教育活动”和关于反对民族分裂及非法宗教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将员工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联社的工作安排部署上来,努力创造稳定、高效、和谐的工作环境,为完成联社各项经营计划指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加强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员工素质。联社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除组织参加自治区联社和喀什银监分局组织的各类培训外,联社自行组织培训教育工作。4月30日,联社计财部组织税务培训,参训人数50人;5月1819日,联社信贷部组织信贷五级分类培训,参训人数35人;6月5~6日,联社计财部组织门柜特殊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有挂失、扣划、裁决、冻结账户等业务的办理,参训人数40人;7月1至8月31日,联社办公室举办汉语言培训,培训内容有汉语口语及书写,参训人数38人;10月15~17日,联社计财部组织2期ATM培训,培训内容有ATM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等和ATM操作流程、加钞管理、基本维护、注意事项等,参训人数15人。
  (六)强化稽核审计工作,有效地防范案件发生
  联社稽核审计部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一是狠抓案件专项治理,加大案件查处和处罚力度。切实加强管理,落实“内控十三条”规定,遏制案件多发势头。通过开展各项检查工作,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深挖有章不依,违规违纪操作人员的查处力度,有效遏制违规、违纪等案件发生。经审计部查处,报联社党委研究决定,给予案件责任人2人解除劳动合同,纪律处分2人(留用察看1人、记过处分1人);经济罚款56人,处罚金额21831.55元,同时对问题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二是开展干部交流和轮岗人员的离岗审计。对联社中层干部和辖内各营业网点主任、会计主管、会计、信贷员进行本辖区异地交流轮岗审计42人,其中联社中层干部2人,被交流的网点社主任、副主任有7人,会计主管6人,会计25人,信贷员2人。开展中层干部的离任审计8人,其中对自治区联社提拔干部(信贷部经理)1人,联社中层干部轮岗离任审计2人,对基层网点社主任、副主任离任审计5人,通过此项措施更好地落实“四项基本制度”为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和管理提高效率。三是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积极落实信访工作。贯彻执行治理商业贿赂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使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积极接待信访人员,严格做到有访必查,有查必纠,联社内控制度管理已大有好转,各类违规现象逐年减少。
  (七)狠抓资产风险管理,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力度。
  联社不良贷款反弹较大。9月,不良贷款由年初884万元上升到2622万元(五级分类),增加1738万元。旺季工作期间,联社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力度。至年末,不良贷款余额1558万元,不良贷款占比4.22%。不良贷款形成有主、客观等诸多因素,联社针对不良贷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取得支持。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协商,收回城镇政府拖欠长达10年之久的3万元不良贷款。二是成立清收小组,加大清收力度。采取上门清收,领导亲自挂帅清收,经全社齐心协力,现金收回历年不良贷款62笔,本息合计401万元,其中本金339.5万元,利息61.5万元。三是实行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对不良贷款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采取工效挂钩的方法进行管理。通过落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对形成不良贷款的责任人34人进行经济处罚14.86万元。四是采取法律手段清收不良贷款。共起诉法院不良贷款27笔,本金1118万元,利息201万元。强制执行一笔,金额130万元,利息19.6万元。五是做好呆账贷款核销工作。按照呆账核销有关文件规定,在对不良贷款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情况下,严格审查核销条件,对符合条件的5万元以上4笔,金额49万元,报自治区联社进行审批。对5万元以下的7笔,金额9.87万元,经审计部门审核进行呆账核销。对核销贷款实行“账销案存”,同时制订措施,建立管理、追收和奖惩考核等制度。
  (八)促进信用工程创建工作
  按照《巴楚县农村信用社评选信用村、信用户办法(试行)》,深入全县各个自然村,对以前年度建立的农户档案进行数据更新和补充,评级授信,加快信用工程建设步伐,完善农村信用工程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至年末,全县建立信用档案38783户,评定信用户35921户,占农户总数81.76%。评定信用村198,占村总数100%;评定信用乡(镇)达11个,占乡(镇)场总数91.6%。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提高农户小额授信额度,授信额度由原来的5000元、1万元分别提高到2万元、3万元。全年投放小额信用贷款24170.64万元。
  (九)推进兵团业务迅速发展
  联社重视兵团业务开展,推进兵团业务开拓,做好对“五团一市”周边农牧团场贷款营销、存款吸收等工作。年末,图木舒克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1912.53万元,比上年增加10096.44万元,增长555.94%。其中,储蓄存款1503.69万元,对公存款10408.8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402.25万元,增加1010.15万元。股金余额106.31万元,增加43.74万元。
  (十)积极消除乡镇金融空白点
  根据自治区联社《关于对金融空白乡(镇)开展流动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喀什银监分局关于消除乡镇金融空白点的工作要求,经联社党委会议研究,在三岔口镇筹建三岔口镇金融服务站。金融服务站于2010年7月27日正式开业,每周营业一天,主要提供存款、取款、转款等基础金融服务,解决巴楚县乡镇金融空白点。
  (十一)做好精神文明和社会事务等各项工作
  联社在做好党建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计划生育、民族团结和扶贫帮困等政治、社会事务性工作。年初,阿勒泰地区受灾,单位向自治区捐款10万元,员工捐款2.1万元。4月,青海地区玉树县地震,员工捐款6550元;向巴楚县四中捐赠变压器一台,价值9500元;向社保局捐赠20张办公桌,价值7700元。信用社员工向内部困难职工捐款4000元,联社工会向困难职工帮扶9500元。
  (十二)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运营无事故
  安全保卫工作中,联社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一是加强对职工的法制教育,增强职工遵章守法意识,既要做好外防,又要做好内防。二是加强对重要部门、要害岗位、重点人员的管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无视规章制度,依照自治区联社有关管理规定追究责任。三是提高人防、物防、技防的能力,加大安防设施的资金投入,确保全辖安全。
  三、存在问题
  联社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良贷款较高,资产质量有待提高。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大。年末,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1557.86万元,占比4.22%,比上年增加673.04万元,增长76.06%,清收不良贷款难度加大。二是制度落实不够,风险控制有待加强。虽然狠抓法律规章制度的学习,业务操作行为规范管理,但执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各类信贷违规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时有发生,管理决策流程和合规性检查问题较多,自律监管工作未落实。三是部分员工素质还不能适应发展要求。部分管理层人员和员工仍然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市场化意识、商业化意识、竞争意识、营销意识、效益意识不强。不爱学习,知识面不广,业务技能较差,新的业务管理系统推广上线不会操作,工作能力不强,竞争能力弱,不能适应现代金融企业的管理要求。一些员工只能胜任一个岗位,有些信贷员不懂计算机操作,不能胜任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员工素质制约信用社业务发展。四是同业竞争激烈,经营压力较大。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金融多元化的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市场、资源的竞争不可避免,必然给联社带来巨大压力。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逐渐把目标投向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和联社激烈争夺营销小额农户贷款;图木舒克市设立农发行网点抢占兵团农村信贷市场,争夺优质客户。
  2011年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总结
  一、各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一)各项存款快速增长,进一步优化负债结构
  2011年末,联社负债总额194614.74万元,比上年增加69120.28万元,增长55.08%,其中各项存款余额191488.78万元,增加67678.02万元,增长54.66%,完成自治区联社下达任务指标122.92%。其中,对公存款余额80580.95万元,占比42.08%,增加54762.5万元,增长212.10%;储蓄存款余额110599.22万元,占比57.76%,增加12839.87万元,增长13.13%;低成本存款133062.43万元,占存款总额69.49%,存款份额占全县金融机构45%,排名第一。
  (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充分发挥支农作用
  年末,联社资产总额205865.51万元,比上年增加73817.56万元,增长55.97%。其中,各项贷款余额61890.37万元,增加24999万元,增长67.76%,涉农贷款余额54500万元。全年投放各类贷款84551.78万元,其中发放涉农贷款79085.35万元,发放小额农户贷款26368.48万元,发放农户联保贷款356.03万元。
  (三)不良贷款逐步下降,实现不良“双降”目标
  年末,联社不良贷款余额1438.77万元,比上年减少119.09万元。不良贷款五级分类:次级类510.4万元,可疑类803.09万元,损失类125.28万元,不良贷款占比2.32%,降低1.9个百分点。
  (四)经营效益再创新高,盈利能力显著提高
  年末,联社实现营业收入8517.13万元,其中贷款利息收入为6350.52万元,金融机构往来收入1922.39万元,手续费收入为156.19万元。各项营业支出6044.36万元,其中营业费用3058.74万元,利息支出1609.15万元,实现账面利润2472.77万元。所有者权益11247.77万元,增加4751.28万元,增长73.14%。提取呆账损失1250.03万元,各项风险拨备余额3531.32万元,全口径拨备覆盖率208.3%,提高69.0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1.99%。
  (五)股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
  年末,联社股金余额7581.31万元,比上年增加3368.69万元,增长79.97%。其中,法人股2980.72万元,增加2036.80万元,占比39.32%;自然人股4600.59万元,增加1331.89万元,占比60.68%。自然人股中职工自然人股542.42万元,增加334.71万元,职工股占比7.15%。股金全部为投资股,彻底消灭资格股,并对1000元以下的农户股进行清理转让。
  (六)中间业务持续增长,卡业务呈猛增态势
  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56.19万元,比上年增加85.94万元,增长122.33%。累计发卡量40947张,新发卡24062张,卡余额28672.1万元,增加9479.99万元,卡余额占储蓄存款25.92%。布放ATM取款机7台,银行卡业务呈现迅速增长趋势。
  (七)兵团业务稳步发展,业务领域不断拓展
  年末,兵团业务各项存款余额27490.6万元,比上年增加15578.09万元,增长130.77%。其中储蓄存款2755.55万元,对公存款24735.05万元。各项贷款3236.75万元,增加834.5万元,累计发放贷款4668.2万元,股金余额136.61万元。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联社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员工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新疆农村信用社员工异常行为管理办法》等制度。并在信用社系统内开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学习《银行业从业人员操守》,提高员工职业意识,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学习新和县联社艾尼瓦尔·喀斯木先进事迹、和田李玉广案件和吉林瞒报案件,对党员干部起到警示作用。结合“七一”建党90周年,开展表彰活动。组织党员进行党的知识竞赛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联社党委对2个先进党支部和2名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当年,联社发展预备党员3人,1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二)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
  联社加大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法律法规、专业理论、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按照“突出重点、分类培训、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培训思路,全年参加自治区联社举办的各类培训班39期,累计参训人数95人(新核心业务培训26期,参训人数71人);参加人行县支行举办的培训班3期,累计参训人数78人;参加喀什银监分局举办的培训班4期,累计参训人数11人。为扎实开展“三项整治”活动,确保新核心业务提供顺利上线,联社自行组织的各类的培训班共21期,累计参训人数1199人。
  (三)积极筹集资金,促进存款稳步增长
  联社坚持存款是发展的第一要务,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组织资金存款力度。一是明确任务目标,精心安排部署。安排部署存款工作重点,明确目标任务,做到早部署、早行动、早见效,确保资金组织工作的扎实开展。二是争取政府协助,增加优质存款。紧紧围绕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联社领导主动出击,积极与重点工程项目指挥部沟通、协调,提高对公存款总量。三是加大发卡力度,扩大玉卡发放领域,提高玉卡吸储能力。四是积极开办代理业务,通过上门收款、代发工资、代发计划生育奖励,代发社会低保等,稳定和巩固一批低成本存款。
  (四)强化贷款营销,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联社加大对“三农”贷款的支持力度,全年投放贷款84551.78万元。其中农业贷款79085.35万元,增加36128.92万元。一是有力支持巴楚县农业生产的发展。重点支持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及特色农业等建设项目,发放种植业贷款41622.58万元,畜牧养殖业贷款业4229.05万元,林果业贷款1041万元,有力促进农村生产建设的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一定的贡献。二是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投放力度。在满足农村市场的前提下,积极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发放个体工商贷款1830.34万元,发放中小企业贷款23250万元,重点支持巴楚县万隆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巴楚县新疆楚天果业有限公司、新疆巴楚县绿康瓜果业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小企业的发展。三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加大对社会特殊群体贷款投放。发放妇女创业贷款2687.2万元,富民安居贷款6642.5万元。
  (五)狠抓资产风险管理,强化不良贷款清收力度
  联社狠抓资产风险管理工作,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指导思想,围绕工作目标,按照统一部署,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履职尽责,不断提高执行力,较好地完成风险管理目标任务。为降低各类风险,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操作风险预警工作。根据自治区联社操作风险防范系统的运行要求,做到按时回复各类预警业务,及时防范操作风险,消除隐患,使各项业务尽量做到合规化。2.抓住风险化解,尽力弱化信用风险。联社成立不良贷款清收领导小组,对部分信贷员进行诫勉谈话,加快回收不良贷款的步伐。对不良贷款责任人进行处罚,其中3名中层干部被撤职、1名基层社主任被降职并予以罚款3000元、4名基层社主任各罚款3000元,同时要求以上责任人收回责任贷款。全面清理全辖不良贷款诉讼案件,分解积案消化任务。联社对现有借款合同未结诉讼案件进行清理,摸清全辖积案的基本情况,全辖信用社共向法院起诉不良贷款30笔,本金989万元,利息165.3万元。至年末,强制执行5笔,收回本金47.7万元,利息9.56万元,对胜诉的25笔案件,联社已申请强制执行。3.做好损失类资产核销工作。按照呆账核销有关文件规定,在对不良贷款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情况下,严格审查核销条件,核销非信贷资产8笔,金额65.17万元;上报自治区联社核销5万元以上贷款4笔,金额57.6万元;对5万元以下的63笔,金额61.82万元,经审计部门进行审核认定。对核销贷款实行“账销案存”,同时制订措施,建立管理、追收和奖惩考核等制度。
  (六)强化内控管理,确保合规经营
  联社联社稽核审计部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通过开展经常性检查和专项检查工作,包括按季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和商业贿赂工作、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对公账户的管理和对账管理专项检查、假冒名贷款、抵质押贷款、置换贷款以及“三项整治”活动等,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深挖有章不依,加大对违规违纪操作人员的查处力度,有效遏制违规违纪等案件发生。落实“内控十三条”的规定,坚决遏制案件多发势头。全年内外部检查累计发现问题133条,审计查出主要问题责任人271人次,其中主管责任人91人次、直接责任人180人次。处理处罚违规违纪责任人员271人次,其中纪律处分5人(降级1人、撤职4人),其他处罚266人次;通报批评4人。全年经济罚款271人次,罚款金额127659元。其中违反信贷业务问题罚款45人次,罚款金额37050元;核销呆账贷款责任追究37人,罚款36719元;违反会计业务问题罚84人次,罚款18600元;违反安全保卫问题21人次,罚款金额4890元;违反优质文明服务和营业场所环境卫生问题21人次,罚款金额3200元;违反库房管理问题2人,罚款金额700元;违反档案管理问题2人,罚款600元;违反重空管理问题2人,罚款900元;违反反洗钱问题罚款94人次,罚款金额25000元。进一步加大案件防控力度,落实“四项基本制度”,更好地加强内控执行力。全年落实中层干部辖内交流10人,重要岗位轮岗人数82人。其中机关干部7人,基层中层干部10人,会计主管15人,信贷员9人,其他会计岗位41人,落实开展近亲属重要岗位回避制度,回避人数33人次。通过开展一系列防风险、防案件的治理活动对有效规避各类案件的发生起到显著成效,实现零案件、零风险态势,为联社的经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强化会计、出纳工作,确保两大系统顺利上线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全年组织会计、出纳人员培训11次,培训内容有出纳人员的反假币、现金管理条例培训、账户对账专项检查培训、贷款数据清理和股金清理培训、大小额支付系统培训、反洗钱培训、新核心系统切换上线培训等,经培训员工的业务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二是加大检查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采取重点检查、专项检查、全面检查相结合等检查方式,第一季度按财会自律监管工作具体内容对16个网点进行一次全面会计自律监管检查,第二季度开展“三项治理”的对账专项检查,第三季度对反洗钱工作、结算和现金管理、印章管理等进行专项检查。第四季度因新核心系统上线工作繁忙,未开展检查,但多次对核心系统上线前的数据清理、操作运行、差错处理进行现场督导。通过检查辅导,及时整改,使各网点会计核算水平不断提高了。7月以来,在联社领导高度重视下,在计财部门认真组织实施下,保证新财系统的顺利上线,同时通过对核心系统测试、数据移植、操作培训、上线演练和推广应用等,确保新核心系统安全顺利上线实施。
  (八)狠抓“三项整治”工作,严格处理相关责任人
  联社按照自治区联社的安排,抽调50多人次,组成9个检查小组,开展“三项整治”活动,共发现问题42项,联社制订整改方案,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改,同时对查处的违规人员通报批评2人,经济处罚总金额6950元,处理22人次,其中直接责任人15人、管理责任人7人。联社在对账管理自查和检查验收工作中针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处罚16人次,处罚金额3650元。通过“三项治理”检查工作,严肃纪律,保证联社经营活动合规合法,规范高效运行。
  (九)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和县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联社狠抓优质文明服务工作,要求各营业网点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营业网点优质文明服务规范》,制定《巴楚县联社优质文明服务处罚规定》,由联社办公室对优服工作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因违反优质文明服务相关规定,全年处罚32人次,罚款金额3200元。6月,联社向巴楚县精神文明办提交申报县级文明单位的相关材料,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年内,联社职工向内部困难职工捐款2500元;联社工会向退休职工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合计13950元,向学校、孤儿院捐款5500元。
  (十)加强安保工作,有效地防止案件发生
  在安全保卫工作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力度,将安全保卫工作放在各项业务工作的首位,贯彻“预防为主、逐级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方针,坚持“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强化安全保卫制度体系建设,加大防护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切实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一是联社和基层信用社签订案件防控目标责任书,做到安全保卫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有人抓、有人管,使安全保卫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二是根据自治区联社的统一安排,为提高押运工作的安全性,自3月起,联社将押运工作移交给喀什疆南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移交后,联社加大安全保卫工作力度,严格落实夜间双人值班制度,夜间保证至少2名值班人员同时在岗。同时,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安保工作大检查,消灭隐患,堵塞漏洞。三是按照公安部门金融机构安全防范标准改善部分营业网点的安全防范设施,包括安装防弹玻璃、视频监控设备、防尾随门、110防盗报警器等。四是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以案施教,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突发事件预防领导小组,做到检查和处理问题决不手软,在辖属营业网点形成安全经营状况。
  (十一)提升科技含量,加快ATM机的投放力度
  联社重视科技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一是加强网点建设和硬件升级,对业务量大、客户较多的6个网点安装ATM机,一定程度上减轻临柜人员的工作负担。二是通过安装监控、摄像头、防弹玻璃、安全装备等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因素,保障各项业务正常、安全开展。
  (十二)全力抓好“五小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
  联社坚持以“需什么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搞一刀切,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达到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为目标。年内,联社对有建设条件的信用社本着节约为本、充分利用的原则,累计投入资金62万元,集中进行网点“五小”工程建设改造,根据实际情况投入40万元对各基层社小宿舍进行新建、装修或改造,投入5万元购置生活用品,投入4万元配置食堂就餐设施,投入10万元用于小菜园和小果园建设,投入小花园建设资金3万元,为6个营业网点修建锅炉房安置锅炉,为9个营业网点配备发电机,有效提高员工就餐、住宿、办公条件。
  三、存在问题
  联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员工服务意识较差,对待客户存在“生、冷、硬”的现象。二是贷款管理必须加强,存在一个客户在几个网点都贷款的现象和多人贷款一人使用的现象,贷款方面存在重放轻收的弊端。三是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盘活清收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主要原因是发放贷款未严格落实“三查”制度,主任和信贷员未把好贷款发放关。四是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员工业务水平低,不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岗位工作,个别会计主管业务素质达不到资格要求。五是案件综合治理有待进一步强化,检查发现有的信用社员工责任心不强,违规操作现象屡禁不止。六是基层信用社对业务学习不重视,主任不主动带头学习业务,个别主任对新业务不懂不学,员工自学性差。
  2012年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总结
  一、各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一)各项存款快速增长,负债结构逐步优化
  2012年末,联社负债总额254127.34万元,比上年增加59509.6万元,增长30.58%。其中,各项存款余额248364.57万元,增加56875.79万元,增长29.70%,完成全年计划任务100.76%。各项存款中储蓄存款134999.44万元,占比54.36%,增加24400.22万元,增长22.06%;对公存款113364.50万元,占比45.64%,增加32783.55万元,增长40.68%。低成本余额185706.37万元,占比74.77%。
  (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支农作用充分发挥
  年末,联社资产总额269347.33万元,比上年增加63481.82万元,增长30.84%。其中各项贷款余额158753.8万元,增加96863.43万元,增长156.51%。全年投放各类贷款153523.72万元,增加132204.59万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48563.54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08452.18万元,农户联保贷款9654.33万元。
  (三)经营效益大幅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年末,联社所有者权益15219.99万元,比上年增加3972.22万元,增长35.32%。实现拨备前利润总额8073.23万元,增长116.55%;净利润3733.9万元,增加1992.29万元。各类风险拨备余额2764.52万元,全口径拨备覆盖率201.21%,提高7.09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0.04%。
  (四)中间业务持续增长,卡业务呈迅猛增势
  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25.6万元,比上年增加169.41万元,增长108.46%。年末银行卡发卡量达70583张,增加29208张,卡余额46608.06万元,增加17935.96万元,新布放ATM机具14台,发展特约商户47家。
  二、存在问题
  联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存款稳定性差,活期存款占比高,存款不稳定,流动性比例低,存在一定的风险。二是信贷管理粗放,合规风险突出。仍然存在重投放、轻管理的思想,风险意识不强,个别网点仍然存在冒名、化整为零、垒大户等违规贷款,信贷管理水平依然停留在粗放式管理阶段。三是不良贷款前清后增,出现反弹,盘活清收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年末,不良贷款2815.77万元,比上年增加1259.51万元。四是案件综合治理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内控制度执行力差,个别信用社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违规操作现象屡禁不止。五是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大幅提升。随着电子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与商业银行在硬件设施上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是在柜面服务工作上却差距甚远,投诉仍然发生。六是员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员工业务水平低,工作能力较差,不能较好完成本岗位的工作。

知识出处

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巴楚县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巴楚地区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