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379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
分类号: F232;F233;F275
页数: 3
页码: 186-188
摘要: 2004年前,县域农村信用社会计、出纳工作都是手工核算,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工作量大,速度慢。2004年,县联合社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可以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与手工会计相比,数据处理准确性和速度上得到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及时性和会计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程度提高,账务处理程序也趋于简单。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会计工作 组织机构 数据处理 会计信息

内容

2004年前,县域农村信用社会计、出纳工作都是手工核算,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工作量大,速度慢。2004年,县联合社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可以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与手工会计相比,数据处理准确性和速度上得到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及时性和会计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程度提高,账务处理程序也趋于简单。
  随着县联社电算化水平的不断更新,联社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得到改变。自从实行会计电算化后,联社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信息、管理知识等,同时会计组织体制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以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将会计工作分为专业组、数据收集组、数据处理组、系统维护组等;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组织机构也产生新的岗位设置和新的人员分工,不仅需要专业会计人员,还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特别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向既博又专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联社会计人员的素质。
  随着信用社实施会计电算化,会计报表也重新定义。由于受手工处理能力的限制,手工会计报表往往局限于财务数据及其相关的说明,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从收集、加工处理到综合利用都实现电算化,从而为联社的发展奠定基础。系统初始化需要收集手工账中的会计科目和各科目的余额,如从年度中间开始建账还需要收集各科目的累计发生额、年初余额。所以需预先从手工账中整理出各级科目的名称、层次、余额、发生额。因此必须完整地收集最底层明细科目的余额、发生额,避免遗漏,以保证初始化时输入的数据的准确、顺利。

知识出处

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巴楚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地:2016

本书是一部专业性志书,主要介绍巴楚县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机构概况、经营成果、主营业务、企业管理、运行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展现了巴楚地区信合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全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彰显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