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贷资产风险防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3332
颗粒名称: 二、信贷资产风险防控
分类号: F832;F426;F8
页数: 4
页码: 435-438
摘要: 在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风险防控工作中,信贷资产的风险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巴塞尔协议中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针对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作出了严格规定,制定贷款风险种类、限制资产集中和关联贷款、计提呆账准备金等制度。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全县农村信用社执行监管当局和自治区联社的的风险防控管理制度,执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限制资产集中和关联贷款、依法合规发放贷款等,在源头上就开展信贷资产风险的防控管理工作。
关键词: 县联社 额敏县 农村信用社 信用社 不良贷款

内容

在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风险防控工作中,信贷资产的风险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巴塞尔协议中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针对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作出了严格规定,制定贷款风险种类、限制资产集中和关联贷款、计提呆账准备金等制度。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全县农村信用社执行监管当局和自治区联社的的风险防控管理制度,执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限制资产集中和关联贷款、依法合规发放贷款等,在源头上就开展信贷资产风险的防控管理工作。
  1984年,农业银行新疆分行印发《新疆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农村信用社以“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重点的改革全面展开。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下发《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管理的暂行规定》,明确对信用社的信贷资金实行比例管理办法,坚持“以存定贷、多存多贷、自求平衡、比例管理”的原则。至1989年,中国农业银行下发《关于非正常占用贷款账户设置及账务核算的通知》,将非正常贷款划分为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三类贷款形态。1991年,农业银行新疆分行印发《关于清收非正常占用贷款和监测考核检查验收实施方案》。至1994年,农业银行额敏县支行按照中国农业银行颁发的《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监测考核暂行规定》,对全县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实行四级分类管理,以贷款的约定还款期限和安全程度为划分标准,将贷款占用形态分为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催收贷款、呆账贷款四级,并在业务报表中增设正常贷款科目、逾期贷款科目、催收贷款科目和呆账贷款科目,按期限对信贷资产进行监测考核。1995年,中国农业银行制定《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办法》,旨在增强农村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壮大能力。取消信贷规模限额管理,全面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本充足率被列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199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至年末,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额敏县支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
  1997—2005年,县联合社成立后,为降低贷款风险,强化全辖农村信用社贷款“三性”管理,严格按“三查”制度发放贷款,实行“分片、包贷、包收”制度,贷款方式以小额农户联保贷款、抵(质)押和担保贷款为主。同时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和违章违纪贷款的处罚力度,对违章违纪的贷款责任人从严处罚,对以往形成的跨区贷款,各个农村信用社采取相互委托代收,对“钉子户”“赖账户”采取依法起诉措施强制清收。
  2006年11月17日,县联社印发《额敏县农村信用联社风险防范及处置工作预案》,按照“内紧外松”的原则,认真落实风险防范工作。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采取有效方式组织营业网点开展对外宣传,让广大农村群众和社员了解农村信用社立足当地、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和长期支持“三农”的成就,了解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保持农村信用社的稳定。二是增强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稳定和增加存款,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清收到、逾期贷款,增加农村信用社可用资金;积极吸纳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增强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加强信贷管理,除支持“三农”资金正常发放外,严格控制大额贷款和超比例贷款的发放。四是做好突发性风险的预测预警工作,要认真测算资金,保证正常支付。联社要随时掌握社会动态,对辖内有可能发生突发性支付风险的农村信用社进行认真的预测分析判断,对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及时发出书面预警。额敏县联社建立对突发性事件报告制度,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实行问责制,并明确8种可能引发农村信用社重大突发性风险的事项:信用社出现挤提或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被挤兑事件;信用社被撤并及发生盗窃、抢劫、诈骗案件;发生涉枪或本单位高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发生犯罪、潜逃、失踪、被绑架、意外死亡及违反社会治安事件;发生火灾、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重要数据、账册、重要空白凭证丢失、损毁以及网络中断三小时以上,严重影响正常开展工作的事件;出卖、泄露涉密资料,可能影响信用社稳健经营的事件:可能引发突发性风险事件的各类谣言及新闻媒体对城乡信用社的负面报道;可能引发突发性风险的其他事项。
  2007年,自治区联社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管理制度汇编》,对信贷管理、资产风险、监察保卫等分类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标志着农村信用社已步入全面风险合规管理新时期。当年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各项资产总额29068万元,较上年增加5535万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为12233万元,比上年增加1006万元。各项负债总额为27055万元,较上年增加4821万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为25165万元,较上年增长5024万元,当年到期贷款回收率达到99.3%。县联社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及责任追究力度,全年累计收回不良贷款3648笔、金额1644万元、利息313万元。同时按照新增到期贷款收回率99%的目标,严控新增不良贷款的上升,从而遏制住多年来存在的每年不良贷款“边清边增、前清后增”的不良趋势,确保全年不良贷款始终呈总体下降态势。全辖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3598万元,较年初下降372万元。县联社300万元以上的企事业单位贷款2笔,金额2050万元,占全部新发放贷款的9.26%;5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贷款17笔,金额2250万元,占全部新发放贷款的10.16%;前“10大户”贷款余额为3680万元,较年初持平,在各项贷款中占比为30.08%。
  2008年,自治区联社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资产分账管理实施办法》,旨在对不良资产实施有效管理,加大清收处置力度,降低不良资产余额,化解信贷资产风险。所谓不良资产分账管理,是指将基层信用社及客户部的不良资产按段、金额、性质进行划分,统一移交县联社资产风险管理部实行资金清算、单独核算、集中管理、专业清收的管理方式。集中清收、处置不良资产的具体措施:1.对已接收的不良贷款,逐笔落实风险经理,即时发送贷款催收通知书,并签收回执,以保证诉讼时效。2.根据接收的不良贷款的占用形态及形成原因,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清收措施,实行委托清收、招标清收等方式,多策并举,多管齐下,着力清收,盘活不良资产。3.对已向法院起诉而未结的贷款案件,要及时申请保全债权,提供证明材料,继续清收不良贷款,逐笔降低贷款风险。4.对乡村集体贷款要依据有效债权进行分解落实。5.对担保、抵(质)押贷款要办妥足值的担保,抵(质)押手续,是抵押的要收取他项权证,以取得优先受偿权。6.依据贷款情况,分类排队,突出重点,做到一户一策,各个击破。额敏县联社业务经营工作克服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取得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信贷类资产较上期有显著增加。资产总额34804万元,比年初增加5736万元,其中贷款余额17344万元,比年初增加5111万元;负债总额32238万元,比年初增加5183万元;资本充足率上升,所有者权益2566万元,比年初增加553万元。各项拨备大幅增加,各项拨备2248万元,较年初增加842万元,其中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准备1722万元,较年初增加771万元。一般风险准备526万元,较年初增长71万元。应付利息296万元,较上期增加98万元。联社第四季度利用旺季工作到来的有利形势,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但由于全县农业受灾严重,许多农户因灾绝收或歉收,不能按期还款,县联社根据自治区联社要求对受灾农户贷款进行展期或转贷,展期额997万元,全部分入关注类,对其中可能存在风险的320万元,根据动态管理的要求,在五级分类时分入次级类。至年末,不良贷款余额2848万元,同比减少294万元,比年初减少750万元,占比为16.42%,比年初下降12.99个百分点。其中次级类贷款369万元,占比为2.13%;可疑类贷款2162万元,占比为12.47%;损失类贷款317万元,占比为1.83%。大额贷款较为集中,前“10大户”大额贷款余额5051万元,占资本净额比例为127.2%。贷款前“10大户”大额贷款中没有不良贷款,有6户贷款额超出单一客户比例。
  2009年,额敏县联社克服国际金融危机、“7·5”事件和降雪提前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取得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全辖信用社资产总额41144万元,比2009年初增长6339万元。其中贷款余额25147万元,比年初增长7803万元;负债总额38056万元,比年初增长5818万元;所有者权益3087万元,比年初增长522万元。不良贷款余额2047万元,减少801万元,占比为8.14%,下降8.2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中次级类贷款42万元,占比为0.17%;可疑类贷款1672万元,占比为6.65%;损失类贷款333万元,占比为1.32%。实现“双降”的主要贡献来自于歇业社不良资产的市场退出和贷款总体规模的增长。联社资本净额按“1104”口径为2997万元,前“10大户”大额贷款余额8245万元,占资本净额比例275.11%,贷款前“10大户”贷款额均超出单一客户比例,大额贷款较为集中,但贷款行业投向较为分散,消除一定的风险。各项拨备3244万元,其中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准备2514万元(贷款专项拨备为2091万元,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423万元),较年初增长792万元,均已全部提足。一般风险准备730万元,增加204万元。
  2010年,自治区联社印发修订增补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管理制度汇编》。其中资产风险类制度规章有“不良贷款损失责任追究处理办法”“外出人员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意见”“央行票据置换不良贷款管理办法”“呆账核销管理办法”“抵债资产管理办法”“抵债资产操作规程”“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办法”“资产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规程”“不良资产分账管理实施办法”,促进县联社风险合规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2011年,县联社全面贯彻落实银监会颁发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一是狠抓宣传培训领会贷款新规的精神实质,熟谙贷款新规业务操作流程。二是狠抓落实,着力提升贷款全流程管理和细化管理的水平。切实按贷款新规的要求调整相关岗位,提升内部管理和控制水平,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贷款管理制度和贷款合同文本管理;严格规范信贷资金的发放与支付,强化资金管理。强化贷后管理、杜绝“重贷前,轻贷后”现象。三是加强内部评价问责及与监管部门的沟通,把贷款新规的执行情况及时纳入内部规划和管理评价体系,审计部及时开展贷款新规的内审检查,及早发现、及早纠正所发现的不足和问题,确保贷款新规落到实处。利用新会计准则暨财务管理系统(简称新财系统)做好信贷业务的跟踪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掌握贷款发放和收回情况、新增不良贷款情况、违规放贷情况、有效规范信贷行为,为信贷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建立和健全贷后跟踪管理机制,在做好贷后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严格执行贷款五级分类标准,通过信贷管理系统对各信用社五级分类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对人为控制分类结果、分类偏离度大的信用社进行问责。
  2012年,县联社以开展“阳光信贷”工程,整肃行风行纪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风险合规管理,强化贷款公开化、透明化管理,杜绝以贷谋私、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维护农村信用社的良好社会形象。

知识出处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额敏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志书全面记述了额敏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