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票影像交换系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3127
颗粒名称: (三)支票影像交换系统
分类号: F832;TP393;TP3
页数: 2
页码: 303-304
摘要: 2008年,额敏县农村信用社开始使用“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办理转账业务。“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是指运用影像技术将实物支票转换为支票影像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影像信息传递至出票人开户银行提示付款的业务处理系统。通过“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处理的支票影像信息具有与原实物支票同等的支付效力,出票人开户行(社)收到“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提交的支票影像信息,应视同实物支票提示付款。
关键词: 支票业务 额敏县 农村信用社 支票影像 支票影像交换

内容

2008年,额敏县农村信用社开始使用“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办理转账业务。“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是指运用影像技术将实物支票转换为支票影像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影像信息传递至出票人开户银行提示付款的业务处理系统。通过“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处理的支票影像信息具有与原实物支票同等的支付效力,出票人开户行(社)收到“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提交的支票影像信息,应视同实物支票提示付款。通过“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处理支票业务分为支票影像信息传输和支票业务回执处理两个阶段。支票影像业务处理遵循“先付后收、收妥抵用、全额清算、银行不垫款”的原则。
  额敏县农村信用社“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处理的支票业务分为信用社系统内业务和系统外业务。“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定位于处理银行机构跨行和行内的支票影像交换,其资金清算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覆盖全国的“小额支付系统”处理。
  “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提高了票据清算效率,缩短了票据在途时间,为客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额敏县农村信用社“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可以接受任何一张在中国境内的支票,真正实现“一票在手,走遍神州”。
  传统的支票验印是人工比对印鉴卡折角核对,其弱点是精确度低,无法实现通存通兑,成为制约银行业务发展的瓶颈。在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中,提入行拿到的是支票的电子影像,基本上无法进行人工折角核对。因此,人工折角核对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电子验影应运而生。电子验影是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印鉴的自动识别,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摄像机、数码相机或电子扫描仪等图像采集设备,将客户的预留印鉴图像采集到计算机里面。经过特定的图像处理方法形成电子标准印鉴。电子标准印鉴一般具有含结构信息、高保真和低存储空间等特点,这些特点为预留印鉴的大规模数字化存储和低代价的网络传递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印鉴核验时待测印鉴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被采集入计算机,同时计算机调出相应的电子标准印鉴。经过预处理、定位、分割、配准、比对等图像处理方法,由计算机最终给出待测印鉴真伪的结论。
  额敏县农村信用社“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处理系统外的支票业务,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金额上限为50万元,并可根据管理需要进行调整。超过金额上限的支票,“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拒绝受理。额敏县农村信用社“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处理系统内的支票业务时,金额不受限制。

知识出处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额敏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志书全面记述了额敏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