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步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3006
颗粒名称: (一)初步发展
分类号: F832;F8;F830
页数: 2
页码: 225-226
摘要: 1954年是额敏农村信用社开办的第一年,全县年末共有农村信用社5家,吸收储蓄存款1800万元(旧币,折换成新币为0.18万元)。
关键词: 额敏县 农村信用社 储蓄存款 农村信用合作 储蓄存款余额

内容

1954年是额敏农村信用社开办的第一年,全县年末共有农村信用社5家,吸收储蓄存款1800万元(旧币,折换成新币为0.18万元)。
  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后刚翻身不久的农民经济十分困难,缺乏多余资金,而且没有储蓄存款的习惯,即使有个别农民有点闲散资金也认为放在家中更为妥当。额敏县农村信用社职工根据当时的情况,积极宣传开展储蓄的意义,使广大农牧民知道储蓄存款是信用社资金重要来源,有存、有贷,将余钱存入信用社不只有利息,遇到困难时还可到信用社贷款,储蓄是利人利己的好事情。同时,走村入户,开展流动服务,简便手续,方便群众,使储蓄存款业务稳步发展。
  1955年3月,额敏县已经建立13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吸收储蓄存款1.51万元,至年底,全县共建立25家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余额为2.99万元。
  1956年,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社会主义三比流动红旗”竞赛,以区为单位,每月进行一次评比。竞赛评比活动对额敏县信用社开展储蓄存款业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至年底,全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储蓄存款余额达到7.72万元。
  1957年,人民银行额敏县支行组织营业社主任及支行农金股干部共9人分成两个小组,在两个副行长的领导下对全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民主管理工作进行试点,推动储蓄存款业务的发展。至年底,额敏县25家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13.22万元,比1956年增长171.15%。

知识出处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额敏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

出版地:2015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为全面展现六十年来新疆金融发展史的一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专门成立了修志办,拟出版一套新疆农村信用社志书。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额敏农村信用社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对今后信用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存史资政、传承文明、借史鉴今的重要作用。志书全面记述了额敏县农信社五十八年发展史的方方面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