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黯然归土去骁勇——塞人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特克斯·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1544
颗粒名称: 3|黯然归土去骁勇——塞人墓
分类号: G634;G633;G624
页数: 2
页码: 315-316
摘要: 塞种人石圈墓,简称塞人墓。公元前160年前后,塞种人受大月氏人的驱赶,向南迁徙,通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南亚次大陆,建立了统治。塞种人被认为是现今哈萨克族等突厥语民族的祖先之一。
关键词: 塞种人 最高统治者 突厥语民族 南亚次大陆 公元前

内容

塞种人石圈墓,简称塞人墓。公元前160年前后,塞种人受大月氏人的驱赶,向南迁徙,通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南亚次大陆,建立了统治。塞种人被认为是现今哈萨克族等突厥语民族的祖先之一。
  塞种人的统治大约在公元初衰落。据史料记载,距今3000多年前,塞种人就已活动在特克斯河流域。同众多的游牧民族一样,他们主要是“随畜逐水草”,兼冶炼和加工铁器。在公元前3世纪末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政权,“塞王”是他们的最高统治者。有关专家认为,古代塞种人入居西域后,曾在新疆历史舞台上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
  按照习俗,每任塞王死后,要举行隆重的葬礼。尸体先涂以香油,然后装入特制的车,巡行于塞种人各部落间,尸车所到之处,各部落人民都要表示沉痛哀悼,并以各种方式毁伤自己,或割去一片耳朵,或毁伤前额、鼻子,或以箭镞穿入左手,或抓烂自己的脸或眼部,或拔掉一绺头发,等等。巡游完后,将尸体送至王族的葬地,所掘的正方形的坟墓,面积甚大。尸体放入墓中,以毯相裹,并在尸体两旁堆放戈矛。他们还实行残酷的殉葬制度,除了要缢死一个王妃殉葬外,凡是塞王的厨夫、侍者也都要杀死殉葬。王的马匹,也要杀死葬于墓门附近。最后,由部落的人民在墓上堆起丘陵,以表示求得王的宽宥。在王死一年之后,还要杀死50个奴隶和50匹马,陪葬于陵旁。
  位于恰甫其海库区的石圈墓,形似太阳,已被发掘,出土了一些陶器、铁器。在阔克苏河谷迈特格尔南面1.5千米处就有塞种人墓地,墓地以石圈为标记,死者头西脚东安葬。

知识出处

特克斯·风物志

《特克斯·风物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6

《特克斯风物志》全书共设风华篇、风光篇、风土篇、风味篇、风俗篇、风情篇、风云篇、风流篇、风韵篇、风采篇和附录,篇下设目,目下设子目。各篇均以“风”命名,全书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记述特克斯境内的人、物、事和各类文化现象。辑录了全县范围内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内容外,还对风景名胜、文物景区、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形象等作了重点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