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余音绕梁得传承——蒙古族托布秀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特克斯·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01508
颗粒名称: 4|余音绕梁得传承——蒙古族托布秀尔
分类号: I207;I267;K825
页数: 2
页码: 279-280
摘要: 托布秀尔,蒙古族特有乐器之一,是流传的木质短颈拨弦乐器的后裔,造型美观而又制造简便,音色优美浑厚,便于携带。特别适合于游牧生活,因此深受牧民喜爱,在蒙古族中流传得十分广泛。在民间喜庆的集会上除弹奏《沙布尔登》以外,也可以演奏单独供欣赏的乐曲,还可用来为民歌和《江格尔》等说唱长诗伴奏。
关键词: 拨弦乐器 造型美观 卫拉特方言 蒙古族 蒙古族人

内容

托布秀尔,蒙古族特有乐器之一,是流传的木质短颈拨弦乐器的后裔,造型美观而又制造简便,音色优美浑厚,便于携带。特别适合于游牧生活,因此深受牧民喜爱,在蒙古族中流传得十分广泛。在民间喜庆的集会上除弹奏《沙布尔登》以外,也可以演奏单独供欣赏的乐曲,还可用来为民歌和《江格尔》等说唱长诗伴奏。
  托布秀尔”的词意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托布秀尔”一词系蒙古语卫拉特方言的音译,意为“敲的东西”。
  另一种说法认为托布秀尔的名称来自制作琴身的特殊木料,这种木料取自高山顶上的一种松树,由于迎风向阳,这种材料的某一段生长着特殊纹样,剖开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有着这种纹样的木头被称作“托不舒拉”,用“托不舒拉”制成的琴就是“托布秀尔”。
  蒙古族人有这样一首谚语——《托布秀尔的话》:
  松木做琴身,
  柳木做琴面,
  红柳做弦轴,
  亚西勒(一种树的名称)做弦马,
  还要山羊肠做成弦
  如果不用这些,
  我就不会唱歌、说话……
  托布秀尔的定弦为四度(ad'),有根据乐曲需要定为五度(g~d')的,音域可达两个八度,但在实际演奏中很少超过一个八度。

知识出处

特克斯·风物志

《特克斯·风物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16

《特克斯风物志》全书共设风华篇、风光篇、风土篇、风味篇、风俗篇、风情篇、风云篇、风流篇、风韵篇、风采篇和附录,篇下设目,目下设子目。各篇均以“风”命名,全书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记述特克斯境内的人、物、事和各类文化现象。辑录了全县范围内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内容外,还对风景名胜、文物景区、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形象等作了重点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