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硒砂瓜作为我市中部干旱带上群众的拔“穷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6年全市累计压砂71.8万亩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1020210002300
图表名称:
硒砂瓜作为我市中部干旱带上群众的拔“穷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6年全市累计压砂71.8万亩
起始页:
006.pdf
结束页:
006.pdf
图表类型:
照片
分类号:
D630.1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增长
城市建设
内容
编者按: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攀升之年一年来,市政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在竞争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了市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谱写了中卫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篇章。 数据令人欣喜形式催人奋进报告原文: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4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 14.8亿元,同比增长4%;第二产业28亿元,同比增长18%;第三产业31.2亿元,同比增长10%。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4.8亿元,可比增长13.6%。其中:市本级地方财政总收入3.3亿元,可比增长2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 18.7%。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800元,同比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 2720元,同比增长6.4%。 解读: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负重拼搏,开拓创新,发扬“三苦”精神,“两情”作风,全市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一组数据,囊括了所有内容。形势催人奋进,“十一五”开局之年, 我们已起好步,以后的路,必能阔步向前。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报告原文:全市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 66.5亿元,同比增长16.4%;工业增加值20 亿元,同比增长16.5%。规模以上企业产值、 增加值和利税分别为54亿元、16.3亿元和 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9%和15%。 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3家、超5亿元的 1家、超10亿元的1家。各工业园区和工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新入园企业48家,累计达到135家。全市共引进各类项目104个, 到位资金19.32亿元。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合作,成功重组美利纸业集团公司,林纸一体化项目到位资金18.2亿元,使美利纸业跨入国家大型企业500强行列;引进山东茌平铝业公司,使秦毅集团重新恢复生产。豪陶瓷和新亚陶瓷地砖、大河数控珩磨机床、昊丰伟业生铁等项目已经建成;中冶美利纸业 30万吨涂布白卡纸、10万吨杨木化机浆、2 台5万千瓦热电机组和宁夏红集团2万吨枸杞饮料、美康陶瓷地砖、兴尔泰硫酸钾复合肥、西安新盟单晶硅、贺兰山回族羊肉等一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解读:工业强,则百业强。说2006年中卫的工业从辉煌中走过,一点都不为过。这一年,美利纸业成功重组、秦毅集团重新恢复生产、2000吨单晶硅项目落户中宁…… 一个个坚实的脚印都向我们昭示:中卫工业经济在稳步推进,中卫实力在稳步提升。 解读:工业强,则百业强。说2006年中卫的工业从辉煌中走过,一点都不为过。这一年,美利纸业成功重组、秦毅集团重新恢复生产、2000吨单晶硅项目落户中宁…… 一个个坚实的脚印都向我们昭示:中卫工业经济在稳步推进,中卫实力在稳步提升。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报告原文:全市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 28.8亿元,同比增长7.4% ;农业增加值 14.9亿元,同比增长6.4%。新增枸杞2.4 万亩,累计达到18.4万亩;新增设施蔬菜 24万亩,累计达到8.1万亩;新增压砂地 20万亩,累计达到71.8万亩;新增林果7.7 万亩,累计达到23.4万亩;种植马铃薯63 万亩;种植优质牧草124万亩,全市生猪、 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00.8万头、21.9万头、175.2万只。新培育发展农产品流通合作经济组织43个,累计达到155个,年流通额达到8.4亿元;有11类62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认定,“香山硒砂瓜”取得有机产品转换证书,“宣和牌鸡蛋”获“宁夏名牌”和“中国名牌”称号,中宁枸杞、香山硒砂瓜、设施蔬菜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验收。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引黄补灌、山区小流域治理和治河治沟工程成效显著。启动建设“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17个。乡村交通环境明显改善, 新修乡村道路427公里。 解读: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是解决“三农”问题,市委、市政府将农业稳市列入中卫发展的战略地位。2006年,中卫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农'业标准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这些,是市领导心系群众,为民谋利的见证,是中卫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城市建设快速推进报告原文:全市新建、续建城市项目 160个,完成投资15.3亿元。其中:城区 119个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2.5亿元。通过积极争取、多方运作,沙坡头机场隆重奠基,目前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卫一中、中卫六小、体育训练馆等一批公共项目已经建成;环城东路、环城西路、行政办公区单位办公楼、新区生态湖、 生态公园、集中供热、中卫中学等城市重点项目正在建设;实施了 “一苑”(沙漠风情苑)、“两湖”(新区生态湖、黄河湿地公园湖)、“六带”(沙坡头大道、迎宾路、彩虹路、怀远路、平安路、应理街景观带)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47万平方米,市区绿化总面积达到376万平方米,人均绿地24.5 平方米。完成了“四街八巷”改造工程,旧城改造步伐加快。严格住房公积金管理,理顺了管理体制。实施房地产项目29个,竣工面积34.9万平方米。加强综合环境整治,城市面貌明显改观,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宁县枸杞花园、东苑南区、检察院等18个新建项目和平费街、 宁安南街等13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2.8亿元。海原县城供水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交通巷等工程投入使用,南门蔬菜市场、汽车站迁建等工程进展顺利。 解读:2006年中卫的城市建设可谓如火如荼,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居民居住条件极大改善,城市综合功能明显增强, 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一个清新靓丽、生动活泼的新中卫已展现在众人面前。新中卫在市政府的大笔勾勒中向西北最美的滨河城市又迈进了一步。 第三产业活力增强报告原文:旅游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资8177万元,实施旅游项目28个,加快了沙坡头旅游区、石空大佛寺等景区景点建设,开发了农家乐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加大,举办了宁夏中卫香山硒砂瓜节、法国人丝绸之路长跑、全区“乡村游” 现场会等节事活动。中卫旅游知名度明显提高,沙坡头又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全市接待游客 10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9.8%和37.9%。商业、服务业、信息、通信等第三产业稳步发展,预计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4亿元,同比增长14.8%。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 财源建设初显成效。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加强银政、银企合作,金融信贷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预计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808亿元,同比增长18.1%;贷款余额72.8 亿元,同比增长13.1%。 解读:第三产业发展得如何,是检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一年来,中卫市借助沙坡头这个金字招牌,做活做大旅游业,辐射带动其他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成绩喜人。这,为建设实力中卫、魅力中卫、和谐中卫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报告原文:加快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科普工作取得新成绩。中卫市城区成为宁夏第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争取和实施教育项目30个,总投资6245万元,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海原县和中宁县喊叫水乡通过“两基”验收,全市实现“两基” 目标。文化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广场文艺演出182场次,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深入实施,成功举办了全区第三届沙漠体育运动会。中宁县和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进展顺利,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投资1050万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 1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187个。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得到强化,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实施农村“户户通电” 工程,全市农村实现了全部通电。实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了城区香山MUDS转发站,使城区香山乡和海原县兴仁镇3万多名山区群众免费收看到8套电视节目。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74%。。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取缔了城区灌区内10家粘土砖厂、市区267台小锅炉。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老龄和残疾人工作进一步强化。加强了民兵预备役建设,支持了驻卫部队建设,强化了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安置和拥军优属工作,“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工作取得新成绩。 解读: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地区、 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区、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全面加强中卫精神文明建设,2006年各项社会事业均迈上了新台阶, 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保障逐步加强报告原文:全市新增就业岗位9619 个,有769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争取资金1349 万元,解决了 31家国有破产改制企业2776 名职工的身份置换问题;争取资金786万元,解决了 31家国有破产、困难企业1557 名离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保险动态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2682.5万元、各类救灾救济资金1704万元,帮助灾民建房 134户537间。清欠农民工工资1601万元,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7.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2亿元。其中:海原县输出10.2万人, 创收3亿元。完成了南山台吊庄移民工程, 搬迁安置移民1200人。27个整村推进村全部验收合格,脱贫人口达到2.03万人。巩固禁牧封育成果,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积极筹措抗旱资金,支援山区抗旱,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解读:关心困难群体生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2006年,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移民工作有序推进,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这是市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体现。 民主法制进程加快报告原文: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市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民主监督、社会各界的群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5件、建议35件、政协提案 143件。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17件。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全面完成“四五”普法任务。加强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力度不断加大。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强化公众聚集场所安全,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开展“严打”整治行动,努力消除不安定因素,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实现了 “平安市”的创建目标。 解读:民主监督依法推进,行政能力不断提高,公民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廉政建设取得成效,“平安市”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这是我市依法治市的体现,是人民民主要求不断得以实现的体现,是和谐中卫建设稳步推进的体现。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