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宣传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1020210002271
图表名称: 法律法规宣传
起始页: 008.pdf
结束页: 008.pdf
图表类型: 照片
分类号: F127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社会治安

内容

2006年,中卫市公安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落实维护稳定各项措施,大力加强“三基”工程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快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全市社会治安总体呈现“五降三提高”的态势,即:刑事发案总量下降2.7%,八类主要案件下降 17.2% ,侵财类案件下降20.8% ,群体性事件下降82.6% ,交通事故下降23.8%;破案率提高,党委、政府满意度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 一是积极推进了警务机制改革。针对警力严重不足实际,市局将16个内设机构整合为警令保障部、侦查部和防控部,各县 (区)局也将机关内设机构进行了整合,把新增的公安民警充实到了基层一线;依据人口数量、地理位置等情况,将原来43个派出所整合为33个中心派出所,有效地解决了 “所多、官多、内勤多、一线民警少”的问题;通过推行警司联调、规范基础台账等措施,为基层减负增效;在派出所推行“三队一室”和“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实现了 24小时备勤、服务和处警。目前,基层一线警力达86.7% ,实现了机构由量到质、警力由上到下、实战由弱到强的飞跃。 二是有效探索了公安工作社会化机制。建立了 “文职雇员”制度,将47名非警务、辅助性岗位民警置换充实到一线实战岗位。目前,由政府出资的辅警队伍总人数达430人,全市保安力量已达到406人, “4050”公益性岗位173个,其他公益性岗位50个,社会力量参与治安人数同比增长1.2倍。为破解经费保障性难题,招商引资1100万元,正在高标准地进行重点单位、重点部位报警监控、机动车辆GPS定位监控、城市道路监控等技防系统建设,已安装报警监控系统122家,完成投资300 余万元。 三是改进完善了服务型“社会人”管理机制。力促人口管理的“四个转变”,即由 “见面率”转变为“查找及时率”,由管好重点人口 “五种人”转变为管好“有不良记录人员”,由常住人口公安“一家管”转变为各方配合“联动管”,由流动人口重“办证率”转变为重“信息采集率”。市县两级建立了由公安、计生、税务等六部门组成的专兼职流动人口管理机构,有效解决了社会转型期“社会人”管理混乱的问题。全年共清理登记岀租房屋4820间,采集登记流动人口信息6536人(次)。 四是着力构建了信息主导警务机制。 树立“警务随着信息走”的理念,建成了 350兆集群系统和数字化审讯系统,开通了派出所四级网、派出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旅馆业信息系统等,实现了情报信息的 “全警采集、集中管理、全局共享”。完成了全市47家二手手机市场、36家典当寄卖行、62家废旧物品收购等重点行业的阵地控制工作,公安机关每天可以随时上网查询其交易情况,阵地控制工作已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70余条,破案9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73人次。自主研发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市局机关实行无纸化办公。 在全区率先实现了刑侦综合信息系统“二级建库、四级联网应用”,推进了侦查破案从粗放排查型向精确制导型转变,真正使“网上预警”、“网上破案”、“网上追逃”目有所视,剑有所指。今年以来,利用网上信息破获刑事案件119起,抓获网上在逃人员68名。 深入开展了 “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组织开展了 “侦破命案”、“两抢一盗”、“利剑”、“猎狐行动”、“打击盗窃电力设施”等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了禁毒人民战争。打掉了公安部督办的边金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团伙。侦破了马天虎等人农信社违法放贷 I亿元的职务犯罪案件和涉案100万元的唐山籍彩票诈骗集团案。打击“两抢一盗” 集团犯罪战果居全区前列。缴获毒品海洛因 1333克,强制戒毒436人;劳教吸毒人员 144人。全市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24起, 破案率59.5%,八类严重暴力性案件破案率 84.7%,命案下降39%,居全区首位,当年命案零逃犯,城区、海原实现了命案全破的目标,抓获各类刑事作案成员850人。 先后组织开展了打击盗窃摩托车、自行车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专项行动、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秩序和交通、消防安全等专项治理。破获摩托车被盗案件63起,追缴被盗自行车217辆,收缴炸药324千克、刀具 417把。全市没有发生特大恶性交通、火灾事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3.9%, 火灾事故无人员伤亡。全市共受理各类治安案件2039起,查处1837起,查处率 90.1%,打击处理违法人员2473人,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0.4%。 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六张网络”建设,不断深化“平安创建”工作。在两县一区分别组建城市专职巡逻队的基础上, 又在城区组建了出租车“义务110”治安队伍,在农村中心集镇和村庄成立了义务治安巡逻队、“治安中心户”、“棚户联防”和巡村护路等群防群治队伍。通过巡逻防控, 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分子542人,查破治安案件383起,协破刑事案件63起、涉毒案件132起。到2006年,全市“平安镇乡”达标率为93.3%, “平安村”、“平安社区”达标率为92.3%, “平安单位”、“安全文明校园”达标率为96.9%。 以市局指挥中心“三台合一”为依托, 畅通了专业、基层、社会三个信息收集渠道, 建立了基层日常研判、实战部门专题研判、 办公室综合硏判的三级研判预警机制,健全了大排查、大调处工作机制,完善了《中卫市公安局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预案》等6个工作预案,重新调整组建了50人的特警应急分队,强化了日常训练和演练。对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疫情、自然灾害、群体性上访等突发事件,公安机关均在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拉得出、控得住、拿得下,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全年共搜集上报各类情报信息123条,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1 件,查获“门徒会”等邪教案件14起61人, 先后妥善处置了中宁特大事故和城区常乐“7・28”抗洪抢险等16起突发性事件。同时,推出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条措施》等一系列新举措,在窗口单位推行警务公开制度,规范了执法质量四级审核把关制,开展了以政风行风评议为主要内容的“开门评警”等活动,出色完成了 95次各级各类警卫任务,确保了全市重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是在素质强警上做实功。在警官和队伍中分别开展了以“做学习型警官,带学习型队伍”为主题的“五个一”学习活动。 扎实开展了 “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通过举办12期743人次的各类业务培训班和全市公安机关警务技能体能大比武竞赛,有效解决了民警计算机应用技能不高、自我防护能力不强和不会做群众工作等问题,以“质”的提升来弥补“量”的不足。 二是在绩效考核上动真格。推行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采取“周评议、月考评、 季通报、半年一检查、年终算总账”的办法, 将年度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细化到每月,量化到每个民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档次,当月不合格的,扣发当月月度奖金;连续两个月不合格的,停职离岗培训10天;半年之内三次不合格的,停职离岗培训15天,当年公务员年度考核定为基本称职;一年之内四次不合格的,当年公务员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通过目标责任 .工作绩效考核,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保证了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三是在关爱民警上用真情。市局为全市新建的23个派出所购置了洗衣机,统一了全市32个新建、改建派出所和所有警用车辆的外观标识,新建了中卫市行政拘留所和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开工建设了交警支队办公大楼,投资77万余元为基层一线民警购买防护装备器材,为一些长期工作在一线的50岁以上的民警解决了非领导职务待遇,立功受奖和评先树优 90%以上名额用到基层。各局还为基层民警每月每人补贴100到400元不等的福利、发洗衣票,为每名民警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涌现出了沙坡头分局等先进集体和张建平等浴血奋战、勇斗歹徒的英雄人物。全年有7名民警受到嘉奖,13 名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3名民警荣立个人二等功,2名民警荣获全区“优秀女警官”称号,1名民警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本版文图均由市公安局提供)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