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创建教育强区 努力推进中卫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5934
颗粒名称: 扎实创建教育强区 努力推进中卫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分类号: G210
摘要: 近年来,中卫市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最大公益事业来抓,动员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创建“教育强区”。
关键词: 教育 事业 经济

内容

编者按:
  滔滔黄河水,巍巍香山情。在这瑞雪初霁的时刻,在全市人民的翘首期盼中,我们欣喜地迎来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沙坡头区“教育强区”创建工作的评估验收。设市以来,中卫市委、市政府坚持优先教育发展,以“小市也能办大教育”的气魄全力推进中卫教育不断攀上了一个个新高峰,站上了一个个新起点。在中卫教育结出的每一颗硕果中,都浸润着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部门以及各级领导、专家的心血,都凝聚着中卫人民辛勤耕耘滴洒的汗水。教育改革发展永无止境,“教育强区”验收只是对中卫教育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中卫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起点。聪慧勤勉的中卫人将以此为契机,务实进取,开拓创新,推进中卫教育事业在时代大潮中不断奏出新乐章。
  以创建教育强区为抓手,切实加强领导,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中卫市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最大公益事业来抓,动员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创建“教育强区”。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创建“教育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市、乡(镇)党委、政府为主导,以教育系统为主体,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通力合作的创建格局。把“创强”主要考核认定指标纳入乡(镇)及部门的年终考核内容,强化了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全面实行市领导联系乡(镇)和联席会议等制度,召开促进会、观摩会、反馈会,对各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形成了创建教育强区工作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推动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时解决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教育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各学校工作的督察指导。通过上下联动、齐抓共促,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以加大教育投入为保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断增强教育发展后劲
  设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在财力薄弱、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不断加大教育投人力度。2006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启动实施后,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职责,制订了《中卫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关于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督导工作的意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新机制进行广泛宣传,做到了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明白。2007年秋季起,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将“三免一补”范围扩大到义务教育阶段县城以下所有学生。同时,制定并严格执行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学校经费预算、公用经费管理、财务公开等制度,建立了“谁主管谁负责,谁违规处罚谁”的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确保了经费按时足额到位。3年来,沙坡头区共拨付免杂费补助资金2216万元,公用经费补助资金2272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261万元,化解乡(镇)教育债务1512.6万元,学校“普九”债务3116.23万元,保障了学校正常运转,减轻了学生家长经济负担,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
  以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学校硬件水平
  3年来,沙坡头区争取和投人各类资金58477.9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学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积极争取“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明德学校”等项目15类116个、资金41546万元,有效改变了沙坡头区中小学校舍危旧和不足的状况。积极争取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设项目”,投入资金572.7万元,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3年来,动员社会力量捐资697.44万元,对弥补教育经费不足,改善办学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沙坡头区创建教育强区进入攻坚倒计时的关键阶段,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领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深入基层学校调查研究,帮助中小学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筹措资金126.28万元,购置了一大批教学设施设备,有力地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事关教育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形成了积极探索,全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一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广泛开展“文明礼仪”、“诚信”、“感恩”、“遵纪守法”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素质。二是把《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作为普法重要内容,向全社会广泛宣传。三是以中小学布局调整为契机,通过就近合并,优势互补,改扩建等措施,初步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幼教发展格局,基本满足了幼儿教育的需求。四是以中卫丰富的旅游资源、硒砂瓜、设施蔬菜等种养殖特色产业为研究对象,组织学生参与到研究过程中,通过研究提炼,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素质教育实施推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2009年,沙坡头区在考生较往年减少近一半的情况下,高考实现了“四个突破”:一次性本科上线829人,比上年增加7.92个百分点,比全区平均水平24.78%高四个百分点;重点上线359人,比上年增加106人;本科录取1111人,录取率达到37.87%,本、专科总录取率达到60.74%。有2名学生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实现了设市以来顶级学府录取上零的突破。
  以提高办学效益为目的,切实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按照“高中向市区集中,初中向乡(镇)集中,小学实行联村办学,山区推进寄宿办学”的整体思路,顺利完成了第一轮学校布局调整。3年来,沙坡头区共撤并规模小、办学效益差的小学和教学点33所(个),学校布局渐趋合理,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整合。2009年,停招了宣和中学、镇罗中学高一学生,普通高中基本实现了由中卫中学、中卫一中集中办学。根据教育发展的形势需求,进一步打破村村建校的传统布局,新建了中卫市第十小学,实现了双渠、赵桥、白桥、谢滩4村联村办学,为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的进一步科学调整提供了成功经验。2009年秋季起,在沙坡头区进行城乡学校“捆绑”联动发展试点,为市区一小至七小和3所农村中心小学各确定一所农村完全小学为“捆绑”联动发展学校,通过发挥市区及中心小学教育资源优势,输出教育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学校良性互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以提高师资水平为核心,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切实加强校长队伍建设。3年来,共组织校长培训班11期,培训校长800余人次,选派18名校长到外省进行挂职培训。制定了《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加强对中小学校长队伍的目标考核管理和民主测评,对40多所学校的校长和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配备和补充,使中小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3年来,组织教师参加全国、全区各类培训1100余人次,举办继续教育、班主任培训等各类培训班134场次,培训教师15600人次。着力实施“青蓝工程”,开展了片区教学研讨交流活动,组织骨干教师送教下乡,上观摩课、指导课,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加强师资配备,3年来,共招聘补充中小学教师224名,特岗教师164名,安排70多名教师到山区农村学校支教,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切实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为经济建设培养实用技术人才
  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区内外就业市场需求,抓重点,攻难点,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制定了《中卫市职业教育发展五年规划(2008年-2012年)》,构建起了以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中心,以县级职业学校为补充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加强职业学校建设。2008年4月开工建设了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当年招生2043人,2009年又招生2018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70%提高到了95.23%,使不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基本上能够接受职业教育。把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工业园区企业发展相结合,开设专业总数达到8类20个,为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五是认真落实国家中职生助学政策。3年来,共资助中职贫困生2536人,累计发放中职助学金380.4万元,缓解了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调动了广大群众送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积极推进联合办学,与山东青岛、福建厦门、福州以及上海等省市职业院校联合办学,将1000余名学生输送到合作学校培养并推荐就业,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力,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抓好成人职业技能培训。3年来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3245期(次),培训城乡从业人员及农民159753人次,完成各项技能鉴定6122人次,组织劳务输出139346人次,有力助推了产业结构调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以加强行风建设为载体,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从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收费、师德师风等热点问题入手,坚持狠抓教育行风建设不放松。切实规范教育收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教育收费各项政策规定,印发了《关于规范学校收费、教辅材料征订和禁止节假日补课的暂行规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实施严厉处罚。严格招生工作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实行了划片就近入学,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照政策安排就近入学。高中阶段严格执行自治区切块招生政策,将招生名额的50%分配到了各初中学校,同时严把择校生“三限”政策关口,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和平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开展了“学习英模教师,弘扬伟大师魂”主题教育活动和“三心三爱”教育,使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得到了锤炼和升华;持续开展了师德评价活动,指导各学校建立完善了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师德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树立了教育的良好形象。
  创建教育强区,是中卫人在发展教育事业中迈出的坚实步伐,建设“教育强市”、“人力资源强市”是中卫人孜孜以求的目标。风正恰是扬帆时。中卫人将以“教育强区”评估验收为契机,推进教育事业在新起点上创造更大的业绩。
  (本版文图均由市教育局提供)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市教育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中卫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