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5904
颗粒名称: 创新引领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
并列题名: 中卫市公路管理段工作纪实
分类号: F540.3
摘要: 2009年11月12日中卫报登载的关于中卫市公路管理段工作的文章。
关键词: 公路 管理工作 养护事业

内容

“养好公路,保障畅通”,当作口号天天倡导容易,但作为目标年年达标却实属不易,要做到在自治区20个市(县)公路管理段中连续4年名列前茅就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中卫市公路管理段做到了。那么,中卫市公路管理段连续4年保先争优的秘诀在哪里?秘诀就在于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
  几年来,中卫市公路管理段在市委、市政府及市交通运输局正确有力的领导下,在区公路管理局的指导、关心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公路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与时俱进,科学管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保障畅通,服务人民”的工作理念,以改革为动力,用创新求发展,坚持四个养护,依法管理公路,紧紧围绕确定的“公路路况明显提升,公路环境明显改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功能明显提高”的工作目标,有序扎实地推进了各项工作,实现了农村公路技术指标优良路率,为提升我市路网服务水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积极探索、努力工作,形成了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
  探索了运行机制,明确了养护责任。中卫市公路管理段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精神,积极探索,认真研究,形成了“条块统一领导,工作统一协调,人员统一管理,资金统一使用”的“四统一”养护管理机制;并采取“政府与部门,部门与乡(镇),乡(镇)与村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强化了各级组织的养护责任。目前基本形成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与时俱进、务实创新,进一步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
  一是修改完善了管理制度。按照“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的原则,修订完善了《管理考核办法》、《考勤制度》、《分季作息制》和《分季工资制》等办法和制度,使单位制度与上级制度相一致,考核办法与管理制度相补充,使制度更便于操作、管理更科学合理。
  二是全面推行了“分季工资制”和“分季作息制”。鉴于公路养护工作具有很强季节性的特点,为了合理反映工作与工资的关系,中卫市公路管理段遵循“结合实际,按劳分配,保障权益,奖勤罚懒”的原则,按照“忙时加班,闲时调休,峰谷互补,以闲济忙”的思想,一线职工实行了“分季工资制”和“分季作息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旺季的出勤率和工作效率,有效地调动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了公路文化建设。创办了旨在“歌颂交通、宣传公路、弘扬正气、倡导文明、传播信息、交流经验”的《中卫公路》信息专刊,并采取办培训班提高写作水平、纳入目标考核确保稿件来源、强化审核确保稿件质量等措施,保证了专刊的发行质量和数量;充分发挥机关职工的文化优势和一线职工的实践优势,既挖掘了职工的潜能,彰显了各自的特色,又有效地提升了公路站的三化建设品位;实行了星期一住站制,增强了一线养护职工的团队意识,强化了他们“以站为家,以路为业”的主人翁意识。
  四是职工配发了养护作业旗。中卫市公路管理段给每个养护职工、每个作业队(点)都配发了养护作业旗。旗帜的配发,更加便于养护工接受生产的管理,更加便于公路人接受社会的监督,更加便于安全作业,但它更深层地昭示着公路人“旗在人在,人在路畅,养好公路,服务人民”的庄严承诺,树立了公路人在人民群众中的新形象。
  五是强化对公路服务职能的认识。坚持“休息日轮流值班巡查制”,因为只要公路上人流物流不停,就随时可能出现影响公路畅通的隐患,就必须有不间断地服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提高服务水平的新路子。建立了路况信息发布网络,利用电视台、手机等媒体每天将路况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布,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优质、更快捷、更方便的服务,提高了公路养护管理的公共服务水平。
  六是建立了图文并茂的公路养护管理档案。按照规范标准、科学实用的思想,建立了包括养护管理、路政管理、公路文化等内容的图文并茂的公路档案,为科学管理提供了信息平台;按照公路养护新技术规范标准,重新设计、布置了上墙图表。
  三、综合施治、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通行质量
  提高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改善农村公路的通行条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诸多因素的配合,中卫市公路管理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落实实施:
  一是重视职工培训,为养护质量的提高培养一流的职工队伍。始终把提高职工素质当作提高养护质量的第一要素高度重视。采取组织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组织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班、组织行业劳动技能竞赛、鼓励参加各类成人学校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职工的培训。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保证了公路养护应有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加强设备改造,为养护质量的提高奠定设备基础。始终把养护设备的好坏作为提高养护质量的第一硬件来抓,有计划地投资购置了综合养护车,使“除病害,补路面”不只是热天才能做的工作,而成为全年不间断的行为,真正实现了公路的常年养护;适应养护事业发展的需要,投资新建了沥青拌和站,并增加了温度及上料自动控制系统,保证了拌和料的质量,确保了修补油面的质量;还购置了压路机等其他养护设备。
  三是探索管理模式,为养护质量的提高寻求最佳的管理方式。始终把管理视为提高养护质量的关键。建立了月月下达生产任务的工作程序;成立了考核组,强化了养护管理的考核工作;坚持了月月考核通报制度;通过“月初计划,平时督察,月末检查,定期考核,工效挂钩,按月通报”等管理措施,达到了“领导用心管理,职工尽职尽责、机关改变作风,一线提高效率,各个积极向上,工作整体推进”的目的。
  四是强化日常养护,始终保持净洁顺畅的文明公路。日常养护是社会对公路养护最直接、最原始的认识,是贯穿全年的不间断的工作,日常养护的好坏直接反映着公路人的形象。中卫市公路管理段不但高度重视,而且认真做好了这项工作。通过实行“月初全面布置、全月跟踪督察、月末检查考核、工资绩效挂钩”的管理方法及多项措施,使“保洁、整肩、拍坡、通沟、清障”已不再是检查时的突击行为,而成了全年经常性的工作,从而实现了每一条公路“天天有人养,日日顺洁畅”的工作要求,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五是实施小修养护工程,改善农村公路的通行条件。首先是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实施区公路管理局审批的各项养护工程。其次是树立“积极主动、不等不靠”的思想,结合辖养公路的实际,统筹兼顾,有计划地处治其他辖养公路,通过对沙砾路进行处理、设置排水系统消除路面雨天积水问题、维修危桥涵、硬化“隔断路”等养护措施,保障了老百姓的安全出行;另外,实施了安保工程,通过设置标志标牌、埋设警示桩、划设分道线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农村公路的安全通行能力。
  六是加强桥梁的养护管理,确保安全畅通。建立了桥梁档案,严格执行桥梁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制度,保证了桥梁的安全使用;按照上级的安排,对迎闫公铁立交桥进行不间断地安全监控,实行了交通管制,引导超限超载车辆绕道行驶;及时更换农村主干公路的危桥涵,基于目前的责任体制和资金现状,对乡村道的危桥涵,采取给乡(镇)奖补一定资金的措施,由镇乡积极协调水利部门或村级组织按照公路桥涵设计标准进行施工的办法,既调动了乡(镇)积极参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积极性,又保障了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
  七是重视路面病害修补工作,提高修补质量。加强养护中心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落实《质量追究责任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养护车的作用,修补中严格规范操作,坚持“圆坑方补,斜坑正补”的修补原则,确保了油面病害修补的质量。同时,科学合理地建立了记录病害位置、病害特点、病害成因、修补质量跟踪、修补责任人等内容的路面病害修补档案,为科学管理和确保质量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八是重视边远乡村路及战备路的养护工作,保证了边远山区和战备路的畅通。在迎闫战备路两侧扎设治沙草方格,并积极处治各种路面病害,保证了战备路的安全畅通;及时接养了沙坡头区兴仁镇、蒿川乡的乡村公路,并针对路况差的现状,组织人员和机械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理和整修,处治了水毁、塌方,消除了路面坑槽和不平整等病害,迅速、有效地提升了新接养的山区农村公路的路况水平。
  九是坚持实施绿化美化工程,美化农村公路。利用春季植树季节,在县道“文明样板”路段栽植各种行道树,绿化美化了公路;公路站因地制宜栽植了风景树和果树及各种花卉,美化绿化了站院;坚持定期刷新标志标牌、里程碑及路边行道树,保持了良好的视角效果。
  十是依法保护公路,创造良好的公路环境。在做好日常养护的同时,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借整治农村环境的东风,组织路政执法人员对公路两侧的环境进行了彻底的整治,形成了“顺、洁、畅、绿、全、美”的公路环境。
  四、转换理念、依法治路,营造良性循环的互动氛围
  多年的养护实践总结了一条:路政是前瞻的管理,路政是超前的养护,路政是以法律为支撑的养护管理。所以,中卫市公路管理段高度重视路政管理工作,切实加强了路政管理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公路法》的宣传工作。采取报刊刊登法律法规、电视播放法律法规、橱窗宣传法律法规、集市宣传法律法规、宣传车流动宣传法律法规、印制发放法律法规手册及宣传品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公路法律法规家喻户晓,让遵守法律法规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营造了“政府高度重视、部门主动配合、群众积极参与”公路养护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是高度重视路政执法队伍建设。按照编制配齐了人员,并依据路网特点,实施了分组分区管理;本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原则,对所有执法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考试,统一办理了执法证,做到了持证上岗;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了竞聘上岗,适时调整了不合格人员;集中的法规培训、队列训练、基本技能演练,提高了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配备了路政执法车、现场执法摄像仪等设施设备,提高了路政的装备水平。
  三是切实加强了路政网络建设。按照新的养护体制,建立了“段有路政站,镇有管理站,村有信息点”的路政管理网络体系。在县道和镇村主干公路村庄密集地段设置了“路政信息举报牌”,扩大了路政管理的网络覆盖面。
  四是加大了路政巡查和案件处理力度。坚持“有案接案,无案巡查、主动服务”的工作方法,坚持节假日轮流巡查制,实现了无空档服务;始终坚持“文明执法、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谨慎许可、有效执法、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依法清理公路违章建筑、构筑物及沿线“三堆”,及时受理路政许可、处理路政案件。
  五是切实加强了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针对国省公路实行计重收费后超重车辆绕行农村公路逃费的实际,强抓治超工作的机遇,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克服人员不足的困难,顶着环境不利的压力,坚持“教育与处罚并重”的原则,采取“重点监控与流动布点”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从“设置限载标志,强化司机宣传,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内部管理”入手,依法有序、科学规范、卓有成效地推进了治理超限超载工作,遏制了超限超载车辆的运行。
  五、建设阵地、环境育人,尽力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站(院)建设不仅是环境建设,更是思想建设。中卫市公路管理段始终把站(院)建设提高到环境育人的高度,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在各公路站开展了“创造优美环境,丰富职工生活”活动,依据公路站窗口的特点,按照环境育人的思想,本着为职工着想的理念,从构建和谐交通的角度出发,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推进了公路站建设。要求各公路站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思想,按照“彰显个性”的要求,建设、布局、经营好所在的公路站,尽可能地利用地域空间植树栽花种菜,着力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
  开展了机关股室与公路站“文化结对帮扶”活动,针对各公路站文化氛围不浓的实际,发挥机关职工及学生的文化优势和一线职工的实践优势,开展了“机关股室与公路站文化结对帮扶活动”。与此同时,为了使活动有质量、有效果,还制定了“文化结对帮扶”活动和“摄影摄像竞赛”评比办法。活动的开展,既挖掘了职工的潜能,彰显了各自的特色,又有效地提升了各公路站的文化品位,改善了职工的生活环境。
  六、关爱生命、重视安全,创建平安和谐公路
  树立“生产抓安全,管理重综治”的思想,从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工作措施入手,确保了安全生产无事故。制定了各生产岗位、各工作环节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值班制度;明确了“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担重责,相关人员共重视同奖罚”的责任制;落实了平时抽查、节日督察、危桥调查、黑点整治、违章处罚等各项治理措施;加大了公路黑点的治理力度,最大限度地设置了标志标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有计划地为公路站配备了公路养护车,确保了养护工的出行安全,减少了安全隐患,改善了工作条件。
  七、加强领导、软件硬抓,切实推进三大文明建设
  在做好养管工作的同时,树立软件硬抓的思想,切实推进了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及民主政治建设。
  一是树立“围绕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作”的基本思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法,扎实有效地推进了党的建设。按照市局的安排,结合本段实际,积极申报,努力工作,争取创建五好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切实组织实施了“手拉手”帮扶活动;在党员中开展了“讲党性、重品行、守廉洁、树形象”为主题的党性党纪教育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学习了时势政治报告,扎实有序地组织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实际学习贯彻了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年内发展新党员两名。通过有效的活动,提高了党员的组织观念、党性观念,增强了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二是重视文明创建工作,树立“公路养到哪,文明带到哪”的思想。积极工作,努力保持厅级文明单位荣誉;精心组织了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春节团拜会,增长了知识、增进了友谊;结合行业特点,召开了以“比技术、比能力、比团结”为主题的一年一度的竞技运动会;积极参加行业争优创先活动,郊区公路站受到了全国及自治区妇女联合会的表彰;树立环境育人的观念,结合各公路站的实际,指导各公路站按照“因地制宜、彰显个性、各具特色、争创一流”的思想,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建设了文明公路站;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结合养护工作的特点,公路站设立了“便民服务台”,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塑造了公路人在人民群众中的新形象;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成立了“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选出了退休职工代表,使退休职工的生活有了专门管理和服务的机构,退休职工的心声和愿望有了正常反映的渠道;坚持了给退休职工开欢送会、重阳节召开70岁以上老人座谈会、职工子女上大学奖励欢送会等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凝聚力量的各类活动。
  三是重视民主政治建设,遵守规章制度,公开办事程序。重大事项、敏感问题采取集体讨论的办法,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和决策的科学性。成立了项目工程审核验收领导小组,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合理控制费用,确保工程质量;开展经常性的党风廉政教育,杜绝了违规违纪行为;聘请了政风、行风建设监督员,加强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接受了社会的监督。
  合理的机制、完善的制度、不变的考核、分明的奖罚、到位的措施、科学的管理、向上的文化、文明的环境,培养了一支“积极向上,争创一流”的职工队伍,形成了“宏观章法不乱,微观生龙活虎”的工作局面,营造了“立足平凡,追求卓越”的工作氛围,取得了组织认可、群众称赞的工作成绩。
  作者简介:张敬东,中卫市公路管理段段长。
  任立华,山东大学法学硕士,君元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卫市政府法律顾问,现担任中卫市机关、学校及企业常年法律顾问。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敬东
责任者
任立华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中卫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