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毛泽东的十个经典幽默(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5542
颗粒名称:
毛泽东的十个经典幽默(下)
分类号:
G210
摘要:
2009年11月5日中卫报登载的毛泽东事迹。
关键词:
毛泽东
幽默
外交活动
内容
★“喧宾夺主“的“客人”
1947年,蒋介石全面进攻解放区失败后,把战略改为“重点进攻”。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的14个旅分兵进犯延安。50多架敌机对延安狂轰滥炸了一整天。
那天下午,敌机扔下的一颗重磅炸弹在王家坪毛泽东的窑洞门前不远处爆炸,一阵山摇地动之后,便见硝烟弥漫,负责保卫毛泽东的卫士很为他的安全担忧,警卫参谋贺清华心急如焚地推门而入,但见毛泽东从容自若,根本没事儿似的,他右手拿着的那支笔正在大地图上移动着。他身旁的彭德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地图上移动着的那支笔的笔尖。
贺清华的推门而入惊动了毛泽东,但他的注意力还在那张地图上。他看着地图问:“客人走了吗?”
贺清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愣了:哪有客人呀?于是反问:“谁?谁来了?”
“飞机呀,”毛泽东微笑着说,“真是讨厌,喧宾夺主。”大家听毛泽东这么一说,都笑了起来。
一个卫士拿着散落在门前的一块炸弹片给毛泽东看。毛泽东接过来掂量一下,又风趣地说:“嗯,发财发财,能打两把菜刀呢。”
★鞋垫”闹革命”
1961年在庐山开会期间,繁忙的工作之余,毛泽东与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一起参加舞会。跳了一场舞后回到座位上休息时,他的一只白色鞋垫从皮鞋里露出一半来,他自己未曾发觉。
当工作人员提醒他时,毛主席低头一看,忍不住笑道:“鞋垫总在脚板底下压着,见不到光明,怎么不闹革命啊?”说得在座的中央首长都哈哈大笑起来。
★毛泽东妙论“空对空”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期间,发生了这样一则趣事:一天下午,基辛格的助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事务助理约翰·霍尔德里奇,拿着一份新华社英文新闻稿,找到了接待组负责联络的人员,他指着封面上的毛主席语录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联络人员一看,那段语录摘的是“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霍尔德里奇说:“这是从我个人的房间里搜集到的,我们希望这些新闻稿是被错误地放到了房间里。”很显然,美方误以为这是中方故意这样做的。
这件事被汇报到了周恩来和叶剑英那里。后来又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主席听后哈哈一笑说:“去告诉他们,那是放空炮。他们不是也整天喊要消灭共产主义吗?这就算是空对空吧。”
从那儿以后,毛泽东“空对空”的妙论,就成了工作人员聊天的一段“笑语”。
★“你在同一个‘侵略者’谈话”
1961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会晤前,蒙哥马利好奇之中有些紧张。须知,当时西方盛传毛泽东是“一个残酷无情的暴君”。当毛泽东的大手紧紧握住蒙哥马利的手时,蒙哥马利分明感到毛泽东的手是温暖的,一双深邃的眼睛是和善的,脸庞是慈祥的、微笑的。瞬间,蒙哥马利脑海中闪出了印度总理尼赫鲁对毛泽东的评价:“毛泽东的样子像一位和蔼的老伯伯。”
“你知道你在同一个‘侵略者’(西方国家把我国抗美援朝污蔑为侵略)谈话吗?你在同一个‘侵略者’谈话。在联合国我国被扣上这样的称号。你是否在同一个‘侵略者’谈话呢?”毛泽东的第一句话就缩短了两人之间的“东西方距离”。到第二次谈话时,蒙哥马利和毛泽东竟像交往颇久的老朋友一样无拘无束了。
★“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竺可桢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确立了以“科学救国”的志向。留学回国后,在抗战爆发前的十余年间,他靠着水滴石穿的韧劲,不辞辛劳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初步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全国解放后,竺可桢以很大精力关注中国的农业生产,想方设法利用气象学知识增加粮食产量。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
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竺可桢回答:“天有不测风云,不大好管呢!”
毛泽东幽默地说:“我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梳妆打扮,送上门去”,“一个耳光,赶出大门”
毛主席谈论王明:中国第一次王明路线搞了四年,对中国革命的损失最大。王明现在在莫斯科养病,我们还要选他当中央委员。他是我们党的教员,是教授,无价之宝,用钱都买不到的。他教育了全党不能走他的路线。第二次是抗日战争的时候。王明是可以直接见斯大林的,他能讲俄文,很会捧斯大林。斯大林派他回国来。过去他搞“左”倾,这次则搞“右”倾。在和国民党合作中,他是“梳妆打扮,送上门去”,一切都服从国民党。他提出了六大纲领,推翻我们党中央的十大纲领,反对建立抗日根据地,不要自己有军队,认为有了蒋介石,天下就太平了。我们纠正了这个错误。蒋介石也“帮助”我们纠正了错误。王明是“梳妆打扮,送上门去”,蒋介石则是“一个耳光,赶出大门”。蒋介石是中国最大的教员,教育了全国人民,教育了我们全体党员。他用机关枪上课,王明则用嘴上课。
★“papertiger”(纸老虎)
1973年,基辛格来到中国见毛泽东。谈话间基辛格突然问道:“听说主席阁下正在学英语?”毛泽东回答:“只会几个单词,如‘papertiger’之类的。”在场的入开怀大笑。
“papertiger”在英语中是纸老虎的意思,基辛格后来才明白,毛泽东曾用这个词来形容貌似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后来又用它来比喻帝国主义。
两年后,基辛格带着妻子再次访问中国。这次相见,毛泽东不再和他开“纸老虎”之类的玩笑,而是好奇地指着比基辛格高出许多的基辛格夫人。基辛格后来在回忆中说:“(毛泽东)问我对比男人高的女人有什么感觉?”基辛格觉得,这位中国的领袖在外交场合也是那么本色自然,让人感到很亲切。
毛泽东在会见各国外宾的时候,的确是常常不拘形式;不论肤色,不论地位,对客人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对待,总是那样的真实和真诚。1974年2月22日,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访华。随行的妇女来宾为了表示对毛泽东的敬意,纷纷向他行屈膝礼。一向幽默的毛泽东也模仿起非洲妇女,向她们行屈膝礼,绘非洲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天津日报》)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