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秋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5386
颗粒名称:
秋韵
分类号:
G210
摘要:
2009年11月3日,中卫报刊登的描写秋天韵味的文章。
关键词:
秋天
特点
色彩
内容
秋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起初还是温柔的。当中秋过后,天渐渐寒了,望眼校园那挺拔的大树已没有了苍翠的外衣,悄然披上了黄金甲。身上的黄叶儿怕是被寒风给吓坏了,争先恐后地逃离了枝干,在风中旋舞亲吻大地的面颊。
四季有四季的特点:“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秋天与春天的浓艳热闹相比,秋天是肃穆静寂的,与夏天的芜杂茂密相比,秋天是简洁透明的,与冬天的空灵虚幻相比,秋天是厚实宽容的。但是一年当中,能真正称得上有色相之谓的,怕是只有春秋二季了。但在中华的文化中,秋天历来就是萧瑟凋零感伤凄恻的意象。自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始,这种感伤情绪就带上了文人特有的忧郁和失落。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辛弃疾的《秋江送别》中“悲莫悲兮生别离”等目不暇接的悲秋诗文,使秋天披上了“悲”的外衣。然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使秋多了一份意象。
峻青在《秋色赋》里曾说“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秋,它有一种颜色是天下一绝的——红。像是红红的火焰在燃烧。枫叶只有在遇见秋天时才会脸红,远远望去,像朝霞一样红,把山都染红了。风吹来,枫叶像红色的雪一样,飘了下来。走进田野,抬望眼,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在秋阳的映射下一个个笑红了脸儿;苹果树上欢快的张灯结彩,那么红,那么艳,那么惹人喜爱;葡萄架下玛瑙般成串的葡萄在架上荡着秋千,如同一个个可爱的精灵,在缝隙中沐浴光和热,它们相互掩映着自己的身体。稻田里金黄的稻浪,一浪掀着一浪,在微风的轻抚下是成片的金黄色的海洋。夕阳下向日葵的笑脸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满山满谷,都是成熟粮果的芳香。落英缤纷,来年护花;落叶飘零,袒露出肥硕的果实。这是秋的奉献和厚实。
在秋天的花园里怒放的菊花,红的,黄的,绿的,白的,橘红的……这些菊花的花瓣就像细细的萝卜丝一样。有的菊花,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芯;有的菊花才展开两三瓣;还有的菊花打着朵儿,好像马上就要展开似的,迎着秋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满眼锦绣,一点也不逊于满园春光的灿烂。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水共长天一色。放眼秋天的山山水水,我的笔下写不尽秋天的迷人和绚丽。我迷恋着这个绚丽多彩的时节,果实收获的时节,欣欣向荣的时节。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彬
责任者
马致远
相关人物
杜甫
相关人物
宋玉
相关人物
峻青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