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农村“留守妇女”何时不再阡陌独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4542
颗粒名称:
农村“留守妇女”何时不再阡陌独舞
分类号:
G210
摘要:
农村“留守妇女”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下,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将“留守问题”当成一揽子的社会问题来思考,而不是分散地让每一个家庭默默地承担,理应成为政府的责任,社会的援助对象。
关键词:
留守妇女
政府
社会
内容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中一个特殊群体正在形成——她们忍受着与丈夫长年两地分居的孤寂,守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赡养老人,照顾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担,她们被称为“留守妇女”。人们在颂扬“留守妇女”坚毅刚强,吃苦耐劳的同时,却对她们身上所承受的压力缺乏深入了解,一个社会问题随之出现。
一是劳动强度高,身体健康受损。在“双抢”农忙时间,“留守妇女”不分自天黑夜收割、插秧,经常是累得直不起腰,即使身体出现小病也是硬扛,赶时间完成农活。
二是精神负担重,安全感降低。由于丈夫不在家,她们十分担心小孩上课及放学途中的安全,担心自己的人身、财产受到侵害,还时常牵挂丈夫在外务工的安全状况以及他们的忠诚度。
三是能力精力有限,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妇女”要承担农业生产、家务劳动的双重负担,教育子女的时间很少,许多人文化程度偏低,对子女的教育出现“重养缺教”现象。而且陪伴小孩的时间少,亲情的部分缺失也影响了孩子正常性格的形成。
对待“留守妇女”这个群体,首先应该让她们感受“家”的温暖。各级妇联组织和调解组织也要多到乡村了解舆情,帮助“留守妇女”解决类似的家庭难题。此外,对农村“留守妇女”而言,提高劳动致富的本领、及时对身体状况进行检查、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帮助教育孩子等,都是她们希望得到帮助的。
农村“留守妇女”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下,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将“留守问题”当成一揽子的社会问题来思考,而不是分散地让每一个家庭默默地承担,理应成为政府的责任,社会的援助对象。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武明
责任者
曹小武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