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吃饭趣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2232
颗粒名称: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吃饭趣事
分类号:
G210
摘要:
2009年8月13日,中卫报刊登了一则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吃饭的趣事。
关键词:
会谈
战争
趣事
内容
1958年夏季的一天,毛泽东主席在北京设宴款待来访的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代表团。尽管在正式会谈中发生了争吵,但餐桌上气氛还是很活跃的。大家轮流祝酒,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又说到了中国共产党过去艰苦卓绝的战争。
“毛泽东同志,请你说说,在那困难的战斗条件下,你用的是什么战略战术?”赫鲁晓夫半开玩笑地问。
“这个么,很简单。”毛泽东一边说着,一边把象牙筷子伸向滑溜溜的海参,夹起一块。“你瞧,这个滑溜溜的家伙现在在我的手里。我把它送进嘴里,它就只有一条出路,被我的牙齿咀嚼,同我的唾液混在一起,进入肠胃,被我消化。”
“喂,来点茅台提提神怎么样?”布尔加宁提议。于是,大家一齐把一小杯能够点燃的烈酒一饮而尽。
毛泽东继续谈他的战略战术,“好,这块海参经过咀嚼吞进肚里去了,没有问题了,于是我又看上了第二块海参。这块大一点儿,躺在盘子里很馋人,我把它夹起来,瞧,就像眼前这样子。但是我还不忙把它放进嘴里。我先把它夹住悬在空中,让别人看看我的力量,然后我再去物色第三块能激起食欲的海参……”
“接下去怎么样呢?”一直没有说话的米高扬突然发问。“关于第三块海参么,咱们就该商量商量喽。”毛泽东结束了这个话题。
“为这个战略干杯!”布尔加宁建议。不等别人响应,他先喝了自己的一杯。不久,他的衬衫变得窄小起来,上过浆的领圈紧紧勒着脖子,在油光发亮的脖颈上留下了一大块红印。大家一杯接着一杯,同时也不断地提出新的敬酒理由。“为什么我们不来为苏联朋友访问中国这座历史古城——北京而干一杯呢?这是件有意义的事。周恩来举杯向大家建议。他是大家公认的酒神,没人能超过他的酒量。没有一人反对,只有一人弃权,就是赫鲁晓夫,他滴酒不沾,但也热诚拥护。
“我们是否应该对共产主义者的红色的党表表忠心呢?”毛泽东指着手边的一小盘红辣椒挑战地说:“在党的积极分子周围是不能没有色彩、没有刺激的啊!作为红辣椒的忠实信徒,我要问,同志们,谁愿意加入到我的红辣椒党里来?”他环顾四座。
布尔加宁率先响应,痛痛快快地把一个尖辣椒塞进嘴里,他以为东道主吃的是甜辣椒哩。谁知这一来惊倒四座。辣椒差点没使他背过气去,连咳带呛,鼻涕眼泪一起流,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我们……”布尔加宁勉强吐出一句,“我们上当了……”“红辣椒这么厉害?”赫鲁晓夫嚷嚷道,“我们吃过这苦头,当年扎波洛什人就是这样收拾我们的!”
“我们也得给他点厉害瞧瞧。”布尔加宁在烈酒的推动下说。
“好啦,凡是吞下一个红辣椒安然无恙的人,可以建立起一个志同道合的党。”毛泽东说。
接着,毛泽东又讲了长征中红军战士用茅台酒洗脚治好了伤口的故事,客人们听得津津有味。
“各种故事中,我最喜欢听这类奇闻趣事。来,让我们再碰一杯。”又是布尔加宁。
于是大家碰杯。这是告别前最后一次碰杯,从此就分道扬镳了。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赫鲁晓夫
相关人物
米高扬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布尔加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