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是怎样产生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30000632
颗粒名称: 尴尬是怎样产生的
分类号: D035.4
摘要: 2009年7月7日中卫报登载的关于贪污腐败行为的文章。
关键词: 英国 贪污腐败 尴尬

内容

人世间尴尬的事情是非常之多的,而邂逅尴尬之时,我们多半的表现不外乎脸红脖子粗、不知所云语无伦次,甚者恨不能找个地缝儿钻进去,当然也会有内疚者心存戚戚。但是,当邂逅成为一种默契的相约,起初以为尴尬的事情,便会因为如此频繁的“不期而遇”,而不再生疏习以为常了。
  远的不说,就拿近年来多为诟病的惩贪案说事,便多有尴尬。近来有一项调查,在“您认为实现民富国强首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一项中,多达25%的人认为是“遏制贪污腐败”,这足以说明人们对贪污腐败的憎恨,亦足以说明人们对遏制贪污腐败的期望。虽然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反腐力度,但不细心的人也会发现,贪污腐败的金额越来越大,但贪污腐败分子受到的惩治却不见加重。一个小小的郴州市,仅两个贪官的贪污数额就高达8000万元,而他们受到的惩治也完全一样:死刑,缓期2年执行。如果把近年来贪污数额上千万元,而受到的惩治不外乎“无期徒刑”或者“死缓”的贪官拉一个清单,估计不会是一个小数。
  英国的“补贴门”事件近来被炒得热热乎乎,在我们看来,布朗的幕僚们并没有沾到多大的便宜。但是很遗憾,已经有10位大臣为此辞职了,300多名议员榜上有名,而且他们被认为是“创造了英国政治史上最羞辱的纪录”。说实话,这帮一向被恭维为“谦谦君子”的议员们,年薪高达70万元人民币,却依然不乏有对自家的下水管道不能够受到补贴而耿耿于怀不依不饶者,也实在有些“掉分子”。当然被曝光之后,其尴尬程度也是不言而喻的。涂鸦甚至胡想,就他们这点儿“小儿科”行为,是绝对会遭到我们这些“大手笔”的贪官们嗤之以鼻的——丢不起那个人呀!
  曾几何时,刘青山、张子善被处以极刑,胡长青、成克杰命归西天。即便我们可以声称“时代不同了”,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此一时彼一时。但细细思谋,倘若用换算的方式来推及时下的一些贪官污吏,他们所应该受到的惩治,怕也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情况。对此学术界不是没有过讨论,坊间当然也是沸沸扬扬,虽然这左右不了事态的继续。不过无可置疑的是,这样的“继续”势必会常常遭遇尴尬。也未可知,正是因为这样的尴尬几近习以为常,坊间套用的“前腐后继”的成语,才成为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世间常态。谁的尴尬或谓什么样的尴尬,才有可能演变为人世间的悲哀?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悲剧。但悲剧的发生,却往往是因为我们变异了的尴尬。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者:中卫日报社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涂鸦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