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利剑打假治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6675
颗粒名称: 质利剑打假治劣
其他题名: 中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查获劣质化肥纪实
分类号: F203
摘要: 2月中旬,当人们还的欢乐之中时,中宁打假治劣“査农资,保动已经拉开了序幕。执法人员对全县十几储备化肥批发网点进逐一提醒经销商向生验报告,就在此时,肥已经运抵中宁。2法人员接到中宁县惠经销部负责人举报,公司购进的33吨云中卫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区、市质监局领导视察硒砂瓜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面安排部署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促贫困村经济发展南三环中化嘉吉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的“嘉吉”牌磷酸二铵化肥有质量问题。
关键词: 质量监督 打假治劣

内容

2月中旬,当人们还的欢乐之中时,中宁打假治劣“査农资,保动已经拉开了序幕。执法人员对全县十几储备化肥批发网点进逐一提醒经销商向生验报告,就在此时,肥已经运抵中宁。2法人员接到中宁县惠经销部负责人举报,公司购进的33吨云中卫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区、市质监局领导视察硒砂瓜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面安排部署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促贫困村经济发展南三环中化嘉吉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的“嘉吉”牌磷酸二铵化肥有质量问题。根据举报,执法人员立即对该批磷酸二铵进行抽样送检,经检验,该批标注总养分≥64.0%的磷酸二镀,实际总养分含量仅为0.5%,纯属劣质化肥,涉案金额12.5万元。情况紧急,执法人员立即请示领导批准,将该批化肥封存,并将涉案资料移交中宁县公安局。
  蹲守,咸阳配合抓捕当日,中宁县质监局将査获的33吨劣质化肥情况及时向中宁县委、县政府作了汇报。事关重大,中宁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专门会议,成立工作组,安排布置査处工作。县委主要领导作出指示,要认真贯彻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保护农民利益,对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要一査到底,决不姑息,并责成公安、质监部门联合办案,对劣质化肥追根溯源。公安、质监部门周密部署,连夜行动,根据掌握的线索,兵分两路,星夜出发,赶赴银川、咸阳两地,蹲守3天,将经销商——银川的刘某某和供货人——咸阳的时某某抓获归案。随即工作组又赴内蒙古林河调查取证。
  据时某某交代,这批化肥是他以3300元/吨的价格从咸阳岳某某处购进的,以3500元/吨售给银川经销商刘某某,从中获利0.8万元;刘某某又以3750元/吨售给内蒙古林河经销商霍某某,从中获利0.66万元;当化肥运至林河后,霍某某凭经验感觉化肥质量有问题,提出退货。时某某又用电话联系将这批化肥以3800元/吨售给中宁县惠民经销部,并用该经销部提前支付的12.5万元的货款退付了霍某某的货款。中宁县惠民经销部收到化肥后怀疑质量有问题,与时某某联系要求退货,时某某承诺可通过质量监督部门检验,并通过银行汇给中宁县惠民经销部保证金4万元。中宁县惠民经销部随即向中宁质监局举报。
  追击,劣质化肥损失全部追回不让一袋假冒伪劣化肥坑害农民利益。按照中宁县委、县政府的指示,质监等部门追根溯源,跟踪追击,从涉案人员时某某处追回了中宁县惠民经销部购买该批磷酸二铵的货款12.5万元,保护了举报人的利益。案件经由公安机关移交咸阳市秦都公安分局办理,追査劣质化肥生产黑窝点。由于该批化肥经销辐射同心、海原、固原等地,33吨劣质化肥的及时査获,遏制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有力地保护了农民群众利益,提高了人民群众对质监工作的认知度。2008年3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在质监、公安等部门的共同见证下,所有劣质化肥全部被销毁。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江颖
责任者
马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