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宁推山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6113
颗粒名称: 感受中宁推山工程
分类号: TU984.13
摘要: 引子很多人都知道,中宁县干群敢想大事,也能干成大事。不知不觉间,该县在石空工业园区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金属锰生产企业,该县因此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金属锰生产基地。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向以工业经济位居全区前列而自豪的中宁人,又在悄悄进行着另一项伟大的工程。5月14日傍晚,太阳缓缓地不肯落去。结束中卫采访,驱车直奔中宁县。猛然间,从高速路北面传出巨大的轰鸣声。什么声音?“你们不知道呀,这是为了建工业园区,中宁县财政拿出1个多亿搞推山工程呢,已经昼夜不止地干半年多了 !”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区域规划 推山工程

内容

引子很多人都知道,中宁县干群敢想大事,也能干成大事。不知不觉间,该县在石空工业园区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金属锰生产企业,该县因此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金属锰生产基地。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向以工业经济位居全区前列而自豪的中宁人,又在悄悄进行着另一项伟大的工程。
  5月14日傍晚,太阳缓缓地不肯落去。结束中卫采访,驱车直奔中宁县。猛然间,从高速路北面传出巨大的轰鸣声。什么声音?“你们不知道呀,这是为了建工业园区,中宁县财政拿出1个多亿搞推山工程呢, 已经昼夜不止地干半年多了 !”高速路收费站的同志答道。推山?此行是为了了解宁夏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幅3.5%,而中宁何以增幅高达 14.8%,不管与此推山工程有无干系,下车看看去 !17时45分,下高速路向北行使10公里处,我被眼前壮观的场面震撼了。几十台,不对,是几百台自卸车、挖掘机、装载机和推土机紧张地工作着。夕阳斜挂在远方山头,遍地山石土一片金黄。我一边取出相机拍照,一边四处搜寻访谈对象。
  几个宽铲头狠狠地瞄准山间铲下去,退后平起上扬,再转角90度翻卸……拍完这个近乎完美的镜头, 我紧走几步奔向一辆装载机车驾驶室:“师傅,贵姓?哪个公司的呀? ” “吴振东,中卫中吉建筑有限公司的。”“一天很辛苦,打扰你晚几分下班,能告诉我中宁县为什么搞挖山工程,要干多大规模呢? ”说话间, 我递去一张名片。小伙子抹了一把脸上的尘土,看过名片后腼腆地笑了一下:“哪里是要下班,我才接白班干中晚班,要干到夜里12点,夜班干到明晨6点。只知道这个县推山为建企业上项目,更多的我说不大清楚了。别急,我给你找领导!”说着,小伙子迅速拨通手机……一刻钟不到,两辆摩托车由远而近飞驰而来。走下来一男一女,热情地伸过双手。“欢迎啊,欢迎经济日报记者来访 ! ”从他们递过来的名片上,我了解到,男同志叫王建平,是整个推山工程的总监理;女同志叫张玉芬,是负责推山土方工程的中宁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中等身材的王建平说着标准的普通话:“中宁县推山工程自去年11月8日全面动工,经过公开招标,从自治区竞选 12个施工单位,每天动用各种大型机械500多台,24小时昼夜施工,克服施工条件恶劣、平整成本昂贵等实际困难,目前,山峦起伏、丘陵纵横的山荒地已成为‘三通一平'的现代工业园区”。“去年中宁财政收入3.36亿,我县竟拿出近1亿实施平山填壑,何等气魄呀? ! ”由于张玉芬操着浓重的中卫地方口音,王建平不得不当其临时翻译:“目前,我们中宁已利用推倒荒山的有效面积建起4个工业园区、新增6万亩耕地和建设起一个廉租小区。”能再介绍得具体一些吗?张玉芬面有难色地:“这样行不行,我们县委张书记每晚7点左右必到工地检查工程施工情况,如果记者同志能 ……”“可以呀,咱们就等张书记来 ! ”我喜出望外。张玉芬与王建平看了看表,小声交换了下意见:“现在已是18点半了,返回县里吃饭再赶回来怕是来不及了,记者同志能否到前面职工简易食堂吃个便饭? ” 我连忙说:“那是再好不过了 !”话音刚落,我飞身上了王建平的摩托车,2分钟不到我们便一溜烟儿地钻进了军黄色的简易帐篷。在这里,我倾听他们讲,任凭他们说。原来,我看到的推山工程是为上马100 万吨稀土彩钢项目干的;去年冬天, 零下二十多摄氏度,他们中间有个年轻小伙子蜜月没度完就来到工地;他们一致通过要给某推土机师傅的新生儿取名叫“平山”等等。
  “张书记来了 !” 19时20分,中宁县委书记张兴斌一脚跨进简易帐篷。“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我还是带着你们走一走 ! ”与建设者们一一问候之后,张兴斌执意要带着我实地观看。
  天色已黑,推山工地灯火通明, 几百台机械车辆穿梭不停。“去年 11月初,中卫市委、市政府和我们县委、县政府决定就在这东西长7.4 公里、南北宽3公里处实施推山平整土地一期工程”,在大吉普车里, 张兴斌一边展开工程规划图,一边用手指向车窗外,他继续介绍道: “我县是农业大县,耕地保有量为 596万亩,老灌区人均耕地仅为 1.13亩。随着我县新兴工业化、农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平山填壑成为我县的必然选择。经过 200多天的日夜奋战,我县在推掉数百个山丘的荒地上,建起了宁新、 石空、瀛海和红梧四个工业园区,并开发了 6万亩耕地,建设了红梧幸福村。目前,6万亩耕地已种上枸杞、沙枣等经济果林,2008户农民已搬进红梧幸福村新居,更值得欣慰的是,4个工业园区已新建并投产金属镁、冶金、电石冶炼、煤炭深加工、水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 17个工业项自。其中稀土彩钢项目投资最大,今年1至4月份,我县工业总产值实现15.1亿,工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20.6%……”这时,张兴斌的手机响了,他接起电话笑着说:“说曹操,曹操到 !……好,乐总,就这样,我们会. 全力支持你们的。北京记者就在我身边,您要不要与她讲几句? ” 从张兴斌手中接过电话,传出对方浓重的南方口音:“记者同志好 !我们这个百万吨稀土彩钢项目,是由宁夏华夏特钢有限公司、 内蒙古华业特钢股份开发有限公司等3个企业合资开发建设的。 它是个填补国内空白的重点项目, 我们选择了不占原料产地优势的宁夏中宁县……我们看好两点:一是这里财政出资推平荒山为项目提供零地价,在我家乡宁波,工业用地1亩耕地要价20万元,那我们这个项目要占地7000亩,这就一次性节约1个多亿;另外,中宁电价优惠政策更为诱人,每度电比其他地区降低0.17元……”。 张兴斌在一旁补充道:“乐计法总经理向你介绍没有,这个项目还将对相关产业起到强有力的拉动作用,如我县今年将继续在推山平整后的荒地上建成投产30万吨镍铁、20万吨銘铁和7.2万吨的电解锰项目。”20时05分,张兴斌说还要赶回县里开常委会,采访只好匆匆结束。 车窗外,推山工地的灯火,穿梭不止的机械车辆,加上黄灿灿的山石土, 油然在我心里定格为一幅优美的工笔画。
  中宁人的气魄令人钦佩,中宁人的务实精神令人敬佩,中宁经济的美好前景令人欣慰 !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许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