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县畜牧业成农民增收“铁杆庄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5944
颗粒名称: 中宁县畜牧业成农民增收“铁杆庄稼”
分类号: F307.3
摘要: 近年来,中宁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以大户带动走规模化养殖的路子,依托资源优势,加快畜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化发展步伐,实现由种粮大县向畜牧大县战略转移,使畜牧业真正成为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截至2008年年底,中宁县生猪、肉牛、奶牛、肉羊、家禽的饲养量分别达到56.7万头654万头、1.47万头、52.9万只和167.3 万只,预计畜牧业产值达到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1800元。
关键词: 农业部门经济 畜牧业

内容

本报讯(记者宋大为)近年来,中宁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以大户带动走规模化养殖的路子,依托资源优势,加快畜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化发展步伐,实现由种粮大县向畜牧大县战略转移,使畜牧业真正成为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截至2008年年底,中宁县生猪、肉牛、奶牛、肉羊、家禽的饲养量分别达到56.7万头654万头、1.47万头、52.9万只和167.3 万只,预计畜牧业产值达到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1800元。
  今年,中宁县以发展高效优质畜牧业为目标,以品种改良为抓手,坚持“扩优种、奠基础、建体系、促改良”的工作思路,发扬务实苦干精神,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外引内联、科技创新,重点实施了 “生猪标准化养殖”、“肉牛品种改良”、“肉牛山繁川育”行动计划,有力地推动了品种改良速度和进度,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中宁县还筹集以奖代补资金395万元,从山东引进生物环保养猪技术,建成建筑面积 3000平方米,年出栏优质商品猪 5000头的高标准、高规格的宁鲁生物环保养殖示范基地,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生物环保养猪场 (户)15处,邀请区内外养殖专家、学者对县内技术骨干和重点专业户进行培训,在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计划中,发放了各类养殖类科普教材,使全县涉及养殖业的人员得到了多层次、 全方位、实用性的畜牧技术培训。
  为切实保证动物疫病防控和肉食品安全,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中宁县还进一步完善了县乡 (镇)村防疫网络,新建、改建多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办公场所,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宋大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