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名利创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5851
颗粒名称: 舍弃名利创大业
其他题名: 记中宁县科技特派员雍跃文
分类号: G315
摘要: 雍跃文,中宁县舟塔乡人, 1999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先后在深圳 《南方都市报》当过记者、香港国际会议策划中心做过策划、广东麦科特集团从事过营销、担任过浙江星月集团车业公司市场总监等让人羡慕的职务,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年薪20万元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加入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列。
关键词: 科学研究工作 科技服务

内容

本报记者马进军 本报通讯员吴菊萍 雍跃文,中宁县舟塔乡人, 1999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先后在深圳 《南方都市报》当过记者、香港国际会议策划中心做过策划、广东麦科特集团从事过营销、担任过浙江星月集团车业公司市场总监等让人羡慕的职务,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年薪20万元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加入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列。
  眼开心阔的他,2006年成立了宁夏乐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的就是要把中宁枸杞推向国际市场,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宁枸杞、食用中宁枸杞。
  借助世界著名商业贸易网站平台,雍跃文建立了信息网站,一面向外发布信息,一面寻找客户。
  通过这种方式,他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枸杞经销商建立了业务关系,2008年公司外贸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大关。
  为了让中宁生产出的枸杞达到国际出口的标准要求,雍跃文组织土地流转,建立有机枸杞基地,走标准化生产之路。通过采取返租倒包形式,乐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大战场乡花豹湾村等地先后建立有机枸杞基地近 2000亩,且分别通过了宁夏检验检疫局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和法国E- COCERT (国际生态认证中心)、 国际认证公司EEC (欧盟)和 NOP(美国)有机枸杞基地认证, 同时还将500多名返乡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
  深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雍跃文,在努力将中宁枸杞推向国外的同时,还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建立枸杞研发中心,不断开发枸杞新产品。近年来,该公司先后引进10名科技人才,成立了企业研发团队,建立了企业创新体系,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目前,乐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有机枸杞干果、 枸杞果脯、枸杞汁、枸杞浓缩汁等产品,部分已打入国际国内市场。 同时,按国际农产品生产管理标准,雍跃文先后投资754万元,建立集枸杞干果加工、仓储于一体的食品级标准化厂房、全封闭食品烘干车间及集办公和产品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办公楼5600平方米,特别是1500吨出口食品级枸杞干果自动化生产线、600吨出口枸杞果脯现代化生产线、出口净化枸杞蒸汽烘干生产线开创了宁夏枸杞生产新标准。
  2009年,乐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自治区评为全区42家重点出口和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之一,雍跃文也被评为自治区全民创业先进个人。目前,他的公司管理人员已达22名,生产工人近 100名。公司的良好发展势头让雍跃文干劲十足,也倍添信心。他说:”今后,我们公司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用科技的力量让公司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更好更快。”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马进军
责任者
吴菊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