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情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2921
颗粒名称: 牌坊情思
分类号: I267
摘要: 旌表,系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惯用的典章。在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对于忠、孝、节、义之人,通常由地方名流呈请, 朝廷道府审批,奉旨运用赐匾额、立牌坊、建玲珑塔等方式加以褒扬,以资教化乡井。今中卫市沙坡头区柔远镇范庙村境内,曾横跨原官路于现庙学校范址建有“贞节牌坊” 一处,俗称“范家牌坊”,便正是女子“从一而终”这种“节”的典章的产物和见证。
关键词: 散文 牌坊的来历

内容

旌表,系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惯用的典章。在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对于忠、孝、节、义之人,通常由地方名流呈请, 朝廷道府审批,奉旨运用赐匾额、立牌坊、建玲珑塔等方式加以褒扬,以资教化乡井。今中卫市沙坡头区柔远镇范庙村境内,曾横跨原官路于现庙学校范址建有“贞节牌坊” 一处,俗称“范家牌坊”,便正是女子“从一而终”这种“节”的典章的产物和见证。
  范家牌坊自清代嘉庆年间建成,即闻名方圆十里八乡,从而文官莅临下轿,武官到此下马。时令擅变,岁月更替,原本大山般压在本地妇女头上的这座牌楼,随着辛亥革命一声炮响,竟然断了香火,遂被学堂取而代之,往后便俗成地名,正如《中卫县地名志》释义:“范家牌坊,以族人姓氏牌坊得名”。同是地名,他多年长者虽不明 “范庙”之方位,但却知晓“牌坊”在何处。
  范家牌坊,记录了往昔那个时代女人的悲苦命运和人生之路。听老辈讲,旧时中卫境内贞节牌坊林立,査清代乾隆、道光两部 《中卫县志》所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地方志属于青史系列,在某种意义上可谓表彰之书。明代景泰至清朝道光约380年间,仅沙坡头区这个地方,因“孝道”而名垂青史之烈女节妇就达123名之多,除因夫阵亡而自缢者1人外,其余均“倍历艰辛,守志节终, 旌表建坊,闾里称颂。”以始守年龄看,最小者18岁,最大者30岁;以命归黄泉计,守节四五十年者居多,最短者30年,最长者64 年。同时,又不难发现守节在30年以下者志遗莫载,应更是不计其数。据考证,能持节而守却正当盛年怏然死去者,都能赢得人们的推崇,被推崇敬为孝媳,最终立了牌坊。但是,这份荣光丝毫不能掩饰其非人的本性和残酷的实质,因为那些冠冕堂皇的牌坊,扼杀的却是妇女的幸福。
  呜呼 !同是贞节牌坊,范家牌坊何其志存久远,香惠邑里?关于范家牌坊的来历,当地高寿者虽众说纷云,但一致认定周围香火最旺者非此莫属,且专为本族举人范允升之祖母孙氏而立。按清《道光续修中卫县志》所云:“孙氏,民人范臣先之妻,二十七岁夫亡,计守节六十余年。奉旨旌表建坊。子登元,体氏志, 课子读书。孙允升登贤书,出仕广文,人以为节孝之报。”这部志书于清代道光二十一年 (公元1841年)修纂付梓,时近宜详,地近宜核,然又载明:“范允升,皇清丙子科举人。”莫不是因祖母苦节,父亲忠孝,惠及允升皇榜高中,累官“陕西绥德州学正”,其父登元也因此受诰赠为“修职郎” ?笔者不揣浅陋。显然,因果报应这一唯心史观在这里仿佛也无懈可击,已得到质的诠释。
  哲人曾断言云,阶级的烙印总是打在自己脱下裤子而亮出的屁股之上的。在族人看来,范家牌坊就是他们心中的“天国”,神圣而不可侵犯。记得上小学低年级那会儿,偶尔与一个外姓同学相争执,当听到“你先人既当婊子又立牌坊” 一句,顿时火冒三丈,出于维护尊严的本能,孱弱的拳头最终使对方 “低头认罪”。实感问题的严重,不等放学便跑回了家,含泪将情况报告了年近八旬的爷爷。他似乎也忍无可忍,立马拄着拐杖去向同学家中……打那以后,爷爷关于范家牌坊的故事便时常浮荡在我的耳际。
  相传,孙氏十八岁过门,时逾九载,丈夫暴亡,留有一子,名登元。她立志守寡,决心把儿子拉扯成人,以续范家香火。从此便破俗吆卖,以磨豆腐为生。好在“儿娃子不吃十年闲”,登元懂事孝顺,娘俩相依为命。 七八年过去了,家道时兴,娶媳生孙,邻里称道。为了出人头地,她又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孙子身上,将刚年满8岁的孙子送到家族私塾,起官名为允升。允升天资聪敏, 17岁那年赴京赶考,果真中举。留京数月待派补缺,却整天茶饭无思,愁眉不展。一日有幸被嘉庆皇帝召见而察觉,当问及为何不悦时,范允升奏明圣上:想念守寡多年的老奶奶。如此这般,他便一五一十述说了个究竟。皇帝听后龙颜大悦,当场宣笔墨伺候,书丹成“钦赐旌表”四字,恩准为其祖母立一贞节牌坊。范允升即刻启程,披星戴月。圣旨一到,县衙即刻拨支库银九九八十一两,由知县督造,历时七七四十九天,牌坊告竣。
  此说尽管与县志记载多有谋而不合之处,但封建伦理道德总得有人去极力维护。 遥望浩瀚的宇宙,面对“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的惑问,苍穹不语。据考,农业合作化时期,有人曾亲眼见到族人珍藏有木制大匾一块,上刻“钦赐旌表”四个金黄大字, “圣旨”两字略小并居于中部上方,落款为 “岁次嘉庆二十一年谷月”,可惜连同家谱一并毁于“文革”。范家牌坊系群体所在, 通常供奉着被本家族景仰的范氏门中各位节妇烈女。或许出于缘分和情结,今年正月在范庙村农田渠口欣喜地发现了一具曾置立于范家牌坊内的清道光年间的“玲珑塔”遗物,塔身呈六面体,高64厘米,边长 32厘米,重达320公斤,题刻丰富,记载详备,不得不悉心珍藏。
  我乃范家脉传,孩提时常从先辈的言谈举止中着实领略到一份关于范家牌坊的荣耀,但成人后却不以为然,幸耶?悲耶?无以言表。毋庸置疑,这枚绵延数千年,用女人骨肉和血泪铸成的“十字架”, 之所以又被历代女性佩戴在胸前,或许可归结于它的“神圣完美”。所幸,历史早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范家牌坊作为历史的真实鉴证,现时仍不断向后人诉说着中国礼治史上的奇迹。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范学灵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