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从“心”开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2839
颗粒名称: 节约从“心”开始
分类号: F205
摘要: 2月中旬的雨雪天气,使我国北方冬麦区久旱逢甘霖。然而,接踵而至的降水并没有完全驱走干旱,一些地方仍然面临严峻旱情。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 截至2月19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仍有7003万亩,449 万人因旱发生饮水困难。人努力,天帮忙,特大干旱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缓解,但从人均水资源量看, 我国是全球最缺水的十几个国家之一。与此同时,用水效率较低、用水浪费严重的现象却长期存在。
关键词: 资源环境 生态节约

内容

2月中旬的雨雪天气,使我国北方冬麦区久旱逢甘霖。然而,接踵而至的降水并没有完全驱走干旱,一些地方仍然面临严峻旱情。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 截至2月19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仍有7003万亩,449 万人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人努力,天帮忙,特大干旱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缓解,但从人均水资源量看, 我国是全球最缺水的十几个国家之一。与此同时,用水效率较低、用水浪费严重的现象却长期存在。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们对水的稀缺程度、节水的重要性认识还很不够, 认为水天上降、地下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毫无节制地开发利用。
  减少浪费、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形成“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的社会风尚,使社会公众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了然于心,增强节水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不过,依靠社会成员内心的自觉,依靠道德和良知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外部的约束和激励更为重要。通过机制完善、制度创新,使得浪费水的代价让用水者“心痛”,节约水的收益让用水者 “心动”,跑冒滴漏、大水漫灌等现象才不会被漠然视之, 节水型产品才会得到更多使用,节水才会成为人们自觉、 自发的长效行为。
  在这方面,各级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在保障公民特别是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用水权利的前提下,加快制定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和公平的水市场交易规则。只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扎扎实实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才能实现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再遇大旱,我们才能更为从容地应对。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毅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