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义:靠手艺过日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2124
颗粒名称: 曹义:靠手艺过日子
其他题名: 海原5户农民的苦辣酸甜报道之五
分类号: C913.3
摘要: 记者见到曹义时,他正在给一个村民焊接三轮车车厢的底梁。曹义的电焊部位于中 (卫)静(宁)公路、小(河桥)红 (羊)公路和海(原)靖(远)公路3条公路的交汇处。今年38岁的曹义,是海原县西安镇小河村人,一家4口人的生活主要靠他的电焊部。 用当地村民的话说,他是靠手艺过日子。
关键词: 农民生活 手艺人

内容

记者见到曹义时,他正在给一个村民焊接三轮车车厢的底梁。曹义的电焊部位于中 (卫)静(宁)公路、小(河桥)红 (羊)公路和海(原)靖(远)公路3条公路的交汇处。
  今年38岁的曹义,是海原县西安镇小河村人,一家4口人的生活主要靠他的电焊部。 用当地村民的话说,他是靠手艺过曰子。
  20世纪80年代初,包产到户时,曹义兄妹和父母7口人都分到了农田,而且兄妹5 人中4个是儿子,个个是壮劳力,加之包产到户后连续几年的风调雨顺,他家的日子越来越好。1985年,他家在村里率先盖起了大上房。1989年他家买了一辆5000元的手扶拖拉机。 这在当时的山区农村,曹义家算得上殷实的人家。
  1994年,曹义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由于弟兄多,他小两口只分到了5亩农田。两个孩子先后出生后,每年下来, 从田里刨挖所得的收获只能勉强维持一家4 口人的基本生活。
  为了让日子过得好一些,1997年曹义去新疆打工挣钱填补家用。初到新疆,什么活苦,什么活能多挣钱,他就干什么活。他下井挖过煤,火车上装卸过大件货物,可以说吃尽了苦,受尽了罪。
  1998年,曹义在新疆的一家建筑工地干了一年电焊工,学了电焊的手艺。1999年, 曹义回到家后,盖了5间房,开了个电焊部。虽然电焊部挣钱不多,但经历了不少风雨后,曹义更喜欢靠电焊部的收入踏实过日子。
  (上图为曹义正在焊接三轮车车厢的底梁。)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晓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