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帮扶返乡农民工就业确保农民工收入不减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1904
颗粒名称: 积极帮扶返乡农民工就业确保农民工收入不减少
分类号: D632.1
摘要: 一、深入扎实地做好调研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一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做好返乡农民工的信息登记工作。各个村党支部班子,应该及时准确地把返乡农民工的信息登记在册,定期上报镇(乡)党委。返乡农民工的信息应包括:具体人数、年龄状况、原先从业地、所从事的工种、在外务工的时间等。把这些信息作为以后农民工培训和就业指导的依据。
关键词: 社会帮扶 农民工 就业指导

内容

一、深入扎实地做好调研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一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做好返乡农民工的信息登记工作。各个村党支部班子,应该及时准确地把返乡农民工的信息登记在册,定期上报镇(乡) 党委。返乡农民工的信息应包括:具体人数、年龄状况、原先从业地、所从事的工种、在外务工的时间等。把这些信息作为以后农民工培训和就业指导的依据。二是市委应该组织有关部门做好返乡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的调研工作。返乡农民工受到这次全球范围的金融风暴的冲击,其收入和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其生活势必受到影响;有一部分常年在外的农民工,早已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农村对他们来说只是生活中的一个驿站,他们对于农村的生活早已陌生,这次突然返乡,会给他们心理造成巨大的落差。面对这些情况,市委、市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做好返乡农民工的生活保障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稳定返乡农民工的思想情绪。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一是要提高返乡农民工对劳动技能的认识。通过这次金融危机对原先就业格局的冲击,广大农民工深刻地认识到:吃体力饭不是长久之计,掌握一门技术才是硬道理。劳动技能是保证就业的先决条件,缺乏劳动技能或低劳动技能的就业随时都面临着失业。政府应借助这次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二是培训要做到分类别、分层次、有的放矢,切忌培训上的“一刀切”。对那些有志于留在农村发展创业的农民工,要给他们培训内容,要在农业实用技术上下工夫;对那些有一定积蓄、有志于在当地创业的农民工,要在创业理念和经营管理上做文章;对那些不愿留在农村,继续想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根据其原先所从事的工种,要注重实用技能的培训。三是对农民工的培训要在“实”上下工夫。政府要尽可能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整合社会培训资源,聚集力量, 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实用技能和文化教育的培训力度。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一要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创业能力,增强创业意识。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将农民工培训资金列入政府预算。要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 加强创业辅导和指导,邀请创业之星、企业家、专家学者向返乡创业者传授创业经验和创业技能、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政府扶持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解决他们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要创新金融服务,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创业资本。要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对农民工创业予以支持。要建立“农民工 创业担保基金”,为农民工 创业获取贷款提供方便。三要强化创业服务,尽可能降低创业门槛。要简化程序,及时开辟农民工创业的绿色通道;要构建创业平台, 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四要进行财税扶持,使农民工创业成本最小化。通过“减税、降息、免费”,三管齐下, 对农民工创业给予特殊的减免优惠,大力降低农民工的创业成本。
  四、多管齐下、迎难而上,稳定和创设就业岗位一是企业不减员,稳定和扩大区内企业农民工就业岗位。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增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引导其采取灵活用工、在岗培训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二是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创设新的就业岗位,吸纳农民工投入到当地的基础建设当中来。区内重点工程项目、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重点工程建设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进一步拓展劳动力资源向区外输送的渠道, 积极和区外一些用工大省进行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用工状况。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的方式,及时准确地向农民工发布就业需求信息,避免农民工盲目流动。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小刚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