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卫传统文化 丰富群众文艺生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1512
颗粒名称: 弘扬中卫传统文化 丰富群众文艺生话
分类号: G247
摘要: 中卫地处西北要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风物形胜独特,文化资源丰富。 我们要认真贯彻市委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及市“两会”精神,按照“传承和弘扬中卫传统文化,繁荣文艺创作”的目标要求,弘扬中卫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艺生活。扎根故乡文化沃土,挖掘创作文艺精品。
关键词: 群众文化 文艺工作者

内容

中卫地处西北要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风物形胜独特,文化资源丰富。 我们要认真贯彻市委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及市“两会”精神,按照“传承和弘扬中卫传统文化,繁荣文艺创作”的目标要求,弘扬中卫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艺生活。
  扎根故乡文化沃土,挖掘创作文艺精品。 要充分发挥文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和引领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立足中卫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乡土文化、旅游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依据沙坡头区的“民俗文化”、中宁的“杞乡文化”、海原的“花儿文化”等文化元素,整合人文资源,多层次、多方位地开展文艺创作和展示活动,极大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各类文艺赛事,组织协调和帮助广大文艺爱好者适时参加区内外各种文艺赛事,通过参展、参演、参评,提升品位,力争获奖。要组织市、县两级联动,围绕硒砂瓜产业、城市建设、生态建设、旅游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新变化等方面,组织创作出高扬主旋律,鼓舞人民群众斗志,展示中卫“三苦”精神的歌舞剧、独幕剧、电视剧、电影剧本和长篇纪实文学,并精雕细琢,打造成具有时代风貌且能代表中卫地方文化特色的舞台精品和艺术力作,在全区乃至全国产生影响和效应。
  着力打造文艺精品,服务于跨越式发展。要按照中卫城市文化形象定位的创意,培养发展特色文化,着力把“黄河古城、浪漫沙都、花儿杞乡”打造成地方文化名片,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要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 .日、民族传统节日,深入持久地组织开展以 “聚焦建设和谐中卫,文艺服务人民大众”为主题的采风送艺、调研慰问、展演展览等活动,积极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社区、农村,带着深厚的感情和火热的激情去创作献艺,塑造人民丰姿,展示人民风采,讴歌创业伟绩,引导社会时尚,净化人们心灵,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牢记文艺工作使命,积极投身和谐文化建设。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是弘扬中卫传统文化, 推进文艺事业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要培养造就在全区享有声誉的德艺双馨的文艺家,推出在区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文艺品牌,就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积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发挥文艺品牌效应。要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各艺术门类积极运用各自独特的艺术形式,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为建设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魅力中卫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市文联)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徐玉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