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惠民好现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20001079
颗粒名称: “攀比”惠民好现象
分类号: C913
摘要: 笔者不久前在内蒙古自治区几个富裕或贫困旗县采访,发现了一个可喜现象:政府之间兴起“攀比风”,不是比经济增长数字, 而是比谁给百姓带来的实惠多。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给35岁以上的农牧民免费体检,受到群众好评。该旗有关部门干部说,“邻居”准格尔旗最先开展这一工作,他们是学习准格尔旗的做法,但扩展了受益面,率先在蒙古族中学推行12年免费教育。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惠民政策

内容

笔者不久前在内蒙古自治区几个富裕或贫困旗县采访,发现了一个可喜现象:政府之间兴起“攀比风”,不是比经济增长数字, 而是比谁给百姓带来的实惠多。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给35岁以上的农牧民免费体检,受到群众好评。该旗有关部门干部说,“邻居”准格尔旗最先开展这一工作,他们是学习准格尔旗的做法,但扩展了受益面,率先在蒙古族中学推行12年免费教育。准格尔旗不甘示弱,紧跟着在全旗推广12年免费教育。这两个富裕旗之间进行 “攀比”的还有养老保险的受益程度等。
  贫困落后的乌兰察布市化德县虽财力有限,也敢跟经济较发达的旗县“攀比”——比谁给农牧民创造的就业门路多。结果,这个财政穷县百姓腰包渐鼓,社会和谐安宁。
  从几年前“攀比”GDP高低、项目大小, 到如今“攀比”谁给百姓带来的实惠多,这个转变折射出政府理念的变化。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的成果只有惠及百姓,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准格尔旗等地的变化说明,地方政府财力有大小,但为人民服务不能讲高低。财力大容易办大事,财力小但若能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同样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关键看党员干部有没有事业心、 责任感,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深不深。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设有时政、区内要闻、时讯纵览、社会、经济、科教、法治、民生等专版。《中卫日报》与中卫市科协于2008年1月联合开设《科学普及》专版,每月两期,主要内容有《科学聚集》、《E时代》、《天文航天》、《自然地理》、《生命科学》、《生活百科》、《应季提醒》、《农事问答》及《科普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丽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