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梦想与现实纠缠太久;当行走步伐不同步渴望的速度;当楼群、熙攘成为生活的主导背景…… 这一刻,我渴望去那只有风吹过的地方,想有个高度,能站着审视自己,能立着体悟人生—— 那一刻,我有幸选择了西藏,走进了西藏 ! 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
青稞酒、酥油茶、玛尼堆上的五色隆达。
康巴男人走四方,匍匐在地的信徒上天堂。
身体下地狱,眼睛上天堂,这就是西藏,许多人梦寐的地方 !从7月26日至8月5日,我和中卫假日旅行社总经理杨学全一行数人,进青藏线抵拉萨,出川藏线赴成都,翻秦岭进西安……非常路上静静感受阳光照进心灵, 行留间默默收获一次次感动。
西藏之行给了我们一次心灵朝圣的机会,但在感悟的过程中,多的是失语,而我只能在惊鸿一瞥间记录下瞬间的美好,但这不及存在的万分之一二——他们宁静如画,安然不动,任你来去; 我们客行匆匆,若有所悟,颇多收获 !非常之路如果说进青藏公路对我们来讲是探险之旅,那出川藏公路绝对是冒险之行。
头痛气短胸闷,大雨浓雾风沙,塌方、 滑坡、泥石流路段,无人区夜行……从夏都西宁入青藏公路到圣地拉萨,我们承受着高原反应的折磨,掠过美丽鸟岛青海湖、西部重镇格尔木,越过万山之宗昆仑山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经过五道梁体质与毅力的考验,站到了海拔5000多米、挑战生命极限的唐古拉山口,下山进藏宿那曲、游那木错湖、过当雄入拉萨,然后上“死亡之路”——318国道川藏线,途经美丽的“西藏江南”林芝,过金沙江入四川,宿中华高城理塘,过康定、泸定到成都,翻山越岭行程6000公多里,一个月后想来如昨日般历历在目。
青藏川藏线这条非常之路的穿越,给了我们一生难忘的记忆和意想不到的收获——还有比这更难的路吗?还有比这更美的路吗?非常清楚这样的表述:青藏公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全长1900多公里,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曾担负着80%进藏物资的运输,行走其上,草原浩瀚、昆仑逶迤,心旌荡漾、悠久长远……川藏公路:号称“死亡之线”,是公认路况最险、风景最美的公路,全长2100多公里(南线),横跨中国三大地理阶梯,最高最低海拔相差近4000米,塌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常年不断,有“世界公路病害百科全书”之称,当年为修通此路,曾有3000 多个生命倒下……非常收藏这样的记忆:7月27日入藏后宿那曲时,强烈的高原反应于凌晨4时把我们从睡梦中拉醒, 给了我们头痛如念紧箍咒、气短似发心脏病般的折磨。早晨出发前,杨学全为了能正常驾驶,一次服用4颗去痛片,同行的孙忠祥无心吃早点,坐在餐馆门口的马路边皱起了眉头,而我自己也好不到哪去……7月31日10时进川藏线林芝县盘龙镇路段途中会车时,驾车的杨学全经理突然停下车,稍坐几秒钟后拿起一瓶矿泉水下车就往自己头上浇,然后点一支烟猛抽起来……打开车窗向外看看,会车路段宽不过6米,左边是陡立的大山,右边是十几米深的帕龙藏布江,而我们的车正好靠右, 重心靠江,距离江崖不足1米。我们一身冷汗,哑然失声。
非常难忘这样的经历:8月1日上午,当车过澜沧江和芒康等 “没有尽头”、“系于山腰”的狭窄盘山土石路时,我们压抑的心情几乎要崩溃,想哭是最大的冲动,心里一直在骂:见鬼去吧, 这是什么烂路,有这样的国道吗 !8月2日18:50成功穿越川藏线到达成都后,当晚我们几个人喝得醉眼蒙蒙,迟迟不归,忘情地倾诉着“死亡之路”上压抑已久的情感,毫无顾忌地释放着胜利的喜悦,引的餐厅客人和员工对我们“另眼相看” 。
回到中卫后,我们曾统计过,穿越青藏川藏公路中,我们靠着运气和勇气以及驾驶员的过硬技术,成功突破了九重难关:生理上的高原反应、心理上的长途压抑、道路上的滑坡、塌方、泥石流、雨(雪)水急流和气象上的风沙、大雨、浓雾天气等。
以什么样的方式行走,决定着旅途的质量。总觉得人生最幸福事情就是在路上找回了本色的自己。
感动之路对青藏川藏线的感情总是又爱又恨,爱她拥有如此丰富的品质、内涵,不曾让每个陌生的行人空手而归;恨自己如此肤浅、贫乏,匆匆间不能将她读懂更多、收藏更多。
对大多数旅行者来说,青藏高原的存在就是让你去崇拜、去憧憬。那沿路飘动的经幡让你仿佛闯入神灵的境地;泛黄的经卷、 壁画让您恍若翻开历史的羊皮卷;转经路上一个个伏地的信徒让你充满崇敬之情……青藏川藏线之行,所读之风景、所遇之人事,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和感动,而我要说的只是几张图片背后的故事——体悟善性看她的眼神:是惶恐?戒备?还是感激……8月1日11时左右,当我们在芒康山单调的路上穿行时,一拐弯处的泥水坑让我们始料不及,差点冲了进去,就在司机及时刹车的瞬间,我们看到对面不远处一大约七八岁、灰头土脸的姑娘双手抱拳,浑身 -颤,而后紧张地指着车前的泥水坑向我们示意。
我们打开车窗,友好地向她招招手。
“小姑娘,多大了? ”杨学全笑着问她。
“13岁 ! ”她怯生生地说。
13岁 !和预期的竟有这么大的差距, 我的心为之一动。
“爸爸、妈妈呢? ”“妈妈……死了,爸爸不知去哪了,一直没回来……”小姑娘有些犹豫,但还是回答了我们,不安的眼神掠过一丝凄凉。
我的心颤了一下,为我们的冒昧深感自责:陌生的我们打破了大山的宁静,也触动了大山孩子的伤口 !大家黯然无语,继续前行。“我们回去看看那个小姑娘,拍张照也行。”车前行了不到300米,杨学全突然停下车说。
车回过头去,远远地我们看到了感人的一幕:小姑娘正吃力地抱着一块石头往水坑里放——她在垫路,而此时我们才清晰地看到她背上还背着一个孩子……这里没有被污染的不仅是天空 !而且我们还真切地体悟到了一颗受过伤但饱含善性的心灵。
人之初,性本善 !在成长的道路上,不经意间我们究竟受了多少“污染” ?丢了多少“人之初”——这些做人的基本 !我们将车上的牛奶、火腿肠等食物和60多元零钱给了她,同时也永远地记住了她们的名字——13岁的向巴拉姆和她的妹妹仁青拉姆。
见证执著在青藏川藏线和布达拉宫附近,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用身体、心脏丈量青藏高原的磕头人或年复一年转经的虔诚男女。7月 27日我们过了昆仑山口到达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时,碰到了一位磕长头的朝觐小伙, 当我们好奇地问他,从家里到目标地布达拉宫需要“走”多长时间时,他平静地说——大约18个月。
18个月,无论风霜雨雪 !我们难以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艰难历程。
但为了信仰,这是何等的平常心和执著心 !执著,到达目标、成就事业的关键,我们多少人缺失的精神 !拥抱激情行走在青藏川藏线上,不乏穿越的同路人,长途货运司机、自驾旅行者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有这样一群人更让我们难忘——他们大多20多岁,从成都甚至广西出发,或独行,或三五结伴,历经近1个月甚至更多时间的跋涉奔向拉萨,而他们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自行车,身份是大学生。
王刚是我们在川藏公路上碰到的一名四川财经大学大三年级的学生,当我们问他靠什么穿越川藏线到拉萨时,他说:“年轻 !激情最重要。”激情 !多好的回答,我们颇多感慨。
激情催生灵感、点燃信心,这正是创业者的动力,是我们满怀振奋冲向川藏线的尽头。
体悟善性、见证执著、拥抱激情、欣赏沿途美景……除了这些,在11天的行走中,我还享受着朋友的关爱及包容之情,这些人生的真谛和待人的要义不仅值得我典藏,更值得我回味。而同时这一切也让我在行走的路上找回了本色的自己,时时刻刻拥有一颗幸福的感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