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杨澜打造百年计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3093
颗粒名称:
杨澜打造百年计划
其他题名:
300精英对话“2107”
分类号:
G224
摘要:
“在2007年的中国,我们还能看见一些中国历史文化的痕迹。但100年后的中国人还能靠什么认知自己是'中国人'? 我不反对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也不否认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但是我们有没有考虑过为此而付出的文化代价?中国为什么变得如此西化?……”这样深刻反省中国文化现状的文字,很难想象,出自歌手费翔之手。
关键词:
电视工作者
节目主持人
内容
“在2007年的中国,我们还能看见一些中国历史文化的痕迹。但100年后的中国人还能靠什么认知自己是'中国人'? 我不反对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也不否认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但是我们有没有考虑过为此而付出的文化代价?中国为什么变得如此西化?……”这样深刻反省中国文化现状的文字,很难想象,出自歌手费翔之手。这就是杨澜的创意—— 为节目《杨澜访谈录》六周年生日而特意打造的一个文化活动“写给2107年的信”,希望替100年以后的人们问一个问题:“一百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为此,杨澜向300多位世界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发出了邀稿函,请他们给2107年的人写信,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总理约翰•霍华德、索尼公司老总斯丁格;也包括四川著名纪录片导演王海兵等。
300多位精英“写给2107年”的信, 日前已经封存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景泰蓝“香熏容器”中,像一个神秘盒子,于 2107年才启封。他们将给2107年的人们留下什么寄语? 2107年的人们开启这些信时是什么心情?“写给2107年的信”早在今年6月就开始启动,杨澜的这一号召发出之后, 全国各地的名人争先响应,并为这空前的创意叫绝。余秋雨近日在上海演讲时,称自己研究的新的文化课题“下一代人的文化人格”,就源自杨澜给他的邀请函。而众多普通网友虽然不在杨澜邀请之列,但也在各自的博客、BBS上写起了 “命题作文”,因为杨澜提的这个简单而深刻的问题,跟当今每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
据悉,这300多位当代精英人物富于责任感的思考——其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将以实物形式,封存在景泰蓝“香熏容器”里,保存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相约100 年后重新开启,使它成为2007中国的译码器。很难想象,100年后——当2107年的人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里打开这个“香熏容器”,聆听、观看2007年的精英们专为他们而撰写的文字、发表的演讲时,这种时空瞬间的彼此交汇、历史和现实的强烈撞击, 将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 (周帅)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帅
责任者
杨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