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不断探索化解纠纷的新路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2971
颗粒名称: 创新机制不断探索化解纠纷的新路子
分类号: D916
摘要: 一、 坚持预防为主,调防结合的原则,创造“一前一后”的工作机制, 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矛盾纠纷2005年,市司法局及时总结了宣和司法所在配合镇上中心工作中探索出的 “一前一后”的工作机制,在各所推行。“一前”,即在中心工作确定后,司法所、法律服务工作者宣传法律法规、政策工作走在前。“一后”,即在工作开展后,司法所及时跟进做好善后工作,了解协议、合同落实情况,对个性问题分头处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促进了中心工作的顺利进展。
关键词: 司法制度 行政调解

内容

一、 坚持预防为主,调防结合的原则,创造“一前一后”的工作机制, 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矛盾纠纷2005年,市司法局及时总结了宣和司法所在配合镇上中心工作中探索出的 “一前一后”的工作机制,在各所推行。 “一前”,即在中心工作确定后,司法所、法律服务工作者宣传法律法规、政策工作走在前。“一后”,即在工作开展后,司法所及时跟进做好善后工作,了解协议、合同落实情况,对个性问题分头处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促进了中心工作的顺利进展。
  二、 突破瓶颈,主动出击,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相对接,调处重大疑难纠纷,彰显人民调解工作活力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但按目前相关法律规定, 人民调解的范畴是一般民间纠纷。针对这种情况,各司法所以镇(乡)调委会为基础,将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相对接,主动出击,调解了一系列重大疑难纠纷,活跃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充分展示了基层司法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三、 服务大局,创新机制,律师、 公证员排班到信访局协助调处涉法信访纠纷中卫是新建市,在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跃式发展中,信访问题很是突出。据统计, 2004年以来,每年的信访上访人次都在 6000人次以上。针对这种情况,市司法局主动和信访局协商,将城区3个律师所的律师和市公证处的公证员排班,到市信访局值班,协助处理涉法信访、上访案件,向当事人现场回答法律咨询。一年多来接待涉法信访群众1300多人次,处理涉法信访上访案件80多起。
  四、 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断健全和完善警司联调机制警司联调是城区各司法所长期坚持的一项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司法所立户列编前,各司法所工作人员少,派出所警力也十分有限,为了维护好辖区社会稳定,遇到重大疑难纠纷,司法所和派出所共同出警、稳定事态、调查取证、理清线索,回来后属于人民调解范畴的交司法所调处,属于治安案件的由派出所处理,重大问题两家共同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 基层法庭、司法所、调委会三方联动,实现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有机衔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和中央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2007年初市司法局和城区法院反复协调,制定了 《中卫市司法局城区法院关于做好基层法庭、司法所、调委会三方联动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见》并以市综治委转发各有关单位。《意见》明确了基层法庭、司法所、 调委会的工作职责、工作机制、工作原则和运行程序等,重申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对规范合法的人民调解协议,法院全力予以支持并督促落实相关责任。
  六、司法为民,统筹兼顾,创新社情民意、矛盾纠纷信息收集、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司法行政部门一项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市司法局根据司法所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工作优势,建立健全了社情民意矛盾纠纷信息网络, 畅通了信息渠道,建立了全市社情民意、 矛盾纠纷信息报送、分流机制。对于收集到的社情民意、矛盾纠纷信息能答复的答复,能化解的及时化解;对于不能答复或一时处理不了的,及时整理上报市局, 市局根据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上报市综治委、市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并提出处理意见,送各单位、部门处理,由市综治委督导处理。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卫东
责任者
杨生定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