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积极应对名师优生流失被动局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2299
颗粒名称: 海原积极应对名师优生流失被动局面
分类号: G473.2
摘要: 在优秀师资和生源不断外流、高考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今年高考中,海原一中本科上线学生137人,重点上线55人, 比去年净增18人,本科升学率达到17%。 这是海原县教育来之不易的突破,让海原一中走出了 2006年高考成绩下滑的阴影, 重塑了龙头学校在全县群众中的形象。
关键词: 生源 师资

内容

在优秀师资和生源不断外流、高考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今年高考中,海原一中本科上线学生137人,重点上线55人, 比去年净增18人,本科升学率达到17%。 这是海原县教育来之不易的突破,让海原一中走出了 2006年高考成绩下滑的阴影, 重塑了龙头学校在全县群众中的形象。为此,海原县委、县政府还对海原一中进行了嘉奖。“海原一中是海原教育的龙头,今年高考的突破,给海原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和信心。”海原县教体局局长张汉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应对优秀学生外流近几年,海原县中考的高分学生大部分被六盘山中学、育才中学、银川一中、中卫一中、固原一中等学校录取。仅2006年, 海原县中考成绩在500分以上的为252 人,留在本县上高中的只有16人。“当年中考成绩相同,留在我校就读的学生今年高考成绩均比到外地学校就读学生的成绩好。这说明我们的老师是真正用了心、下了苦 ! ”海原一中一位校领导说。
  优秀学生不断流失,使海原一中2006 年高考成绩出现下滑。针对高考成绩不理想的事实和各级领导及全县群众对此事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张汉平说:“我们在抓好高中阶段教育的同时,也要更加重视抓初中教育、小学教育,这样我们才能不怕被 '掐头'。”从今年起,该县将以规范教育管理和强化校长及教师队伍建设为切入点,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巩固提高小学教育,全力打造初中教育,稳步提高高中教育,强力推进职业教育。近期,海原县教体局还将出台《海原县2007年至2011年教育提升计划》、《校长、教师特别贡献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以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激活机制,留住名师近年来,海原县不少教师离开本县,到银川或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而且,流失的大多是优秀骨干教师。据悉,近5年来, 海原县流失骨干教师46名,其中海原一中就流失骨干教师14名。
  今年以来,海原县面对任课教师短缺、 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实,开始积极挖掘现有教师资源,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激活内部用人机制上。针对有很多一线的优秀教师被选拔到学校中层岗位之后,不再担任教学工作,造成人才浪费的现象,县教体局要求各学校要压缩中层干部和后勤人员职数,并落实中层干部任课制度,最大限度地缓解教学人员不足的困难。该县还在现有的政策范围内,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将晋职晋级、评先选优各类优惠待遇向一线老师、优秀人才、骨干教师和关键岗位倾斜。在今年的教师职称审评中,审评小组通过上网査找、打电话到相关部门查询、走访、电视公示、接受来访等多种形式,使作弊者“落马”,最终,174名一线优秀教师顺利通过职称初评。
  “要保证教学质量,首先要保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张汉平说, “在今年教师职称评审中,我们做到了公开、 公平、公正。今后我们要尽可能给一线优秀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安心工作。”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晓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