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我们心中的阴冷角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1826
颗粒名称: 警惕我们心中的阴冷角落
分类号: I207.7
摘要: “让世界充满爱”是个动人的口号,因此这首歌流行了很长时间。当然,大家都知道, 在现实生活中,充气、充电都比充满爱要容易得多。人们在求助时,才渴望爱,在别人比自己差、而且差得很多时,才可能眼眶里洋溢着怜悯,从而释放一些爱出来,如果别人, 尤其周围的人,比自己强了, 尤其是突然遭了好运,爱可能就去了爪哇国度假了。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杂文

内容

“让世界充满爱”是个动人的口号,因此这首歌流行了很长时间。当然,大家都知道, 在现实生活中,充气、充电都比充满爱要容易得多。人们在求助时,才渴望爱,在别人比自己差、而且差得很多时,才可能眼眶里洋溢着怜悯,从而释放一些爱出来,如果别人, 尤其周围的人,比自己强了, 尤其是突然遭了好运,爱可能就去了爪哇国度假了。
  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好, 属于相当多的人的天性,他们尤其受不了周围认识的人,包括亲朋好友比自己强。 心理学上,管这叫嫉妒。按道理,一个人周围认识的人,特别是亲朋好友,属于他的社会资本,是他社会网络中的关键环节,这些人越是强,就意味着他的社会资本增值,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有三个穷亲戚不算富,有三个富亲戚不算穷”。
  你的社会网络能人越多, 你可以调动的资源就越充裕。 周围人强了,按理应当高兴才是,嫉妒写在脸上,对方觉察了难免不高兴,最后损失的, 还是自己。
  不过,道理尽管如此,这种理性严重不足的毛病,自古以来,是不太好治的。罗贯中把本来没有什么故事的诸葛亮和周瑜之间,编出了一章又一章跟嫉妒有关的故事,制造出“瑜亮情结”,折射的很可能是他自己周围人的小心眼, 而这个小心眼,也得到了后来一代代《三国演义》粉丝的共鸣,在钦佩诸葛亮的同时,却不自觉地做了周瑜。
  当然,如果嫉妒仅仅是嫉妒,自己关起门来打破若干醋瓶,泛点酸水,其实没有什么大碍。麻烦的是,很多人在泛完酸水之余,还意犹未尽,非要做点什么不可,挖墙脚、拆台、使绊儿、笑里藏刀、两面三刀、李代桃僵就全出来了。冲着自己的好朋友下黑手的事儿,多半是在醋瓶翻倒之际容易发生。
  在过去的特殊年代里,与人奋斗不仅其乐无穷,而且极大刺激了人们的酸劲,也激发了酸劲背后的那种阴冷心理。
  战争年代,有的地方杀人的时候,要群众投票,往大碗里扔豆子那种投法,一个生碗,一个死碗,看哪个碗里豆子多。
  结果百分之百都是死碗里的豆子多,而且不止多一点半点。类似的投票我也曾参加过,那是在“文革”时期,某次上面忽然要对某个“反革命分子”量刑了,于是搞群众投票,连小学生也参加(我当时就是小学生),结果连这个人犯了什么罪都没搞清楚,就一致投票同意判他死刑。 这里,人心里的阴暗已经从对成功者的嫉妒,堕落为对落难者受难的狂欢。
  现在的人,已经从暴风骤雨中走出来了,以往的教训,理应教会我们更加理性地生活,互相使绊儿,大家都走不远,只有用更多的相互支持,支撑彼此,每个人才有前途。彼此打开心扉, 让阳光照进来,压缩我们心中阴冷的角落,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嘴上会喊“共赢”,而且会做到共赢。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
  一人和大家,都赢。
  (据《今晚报》张鸣/文)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