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防雷减灾 刻不容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1327
颗粒名称:
防雷减灾 刻不容缓
分类号:
S42
摘要:
6月13日上午,记者从市气象局召开的防震减灾气象信息通报会上获悉,我市年雷暴日数在35天以上,每年汛期 (6月至9月)雷雨天气集中,海原、中宁及城区雷击事件时有发生,强烈的电磁辐射、炙热的高温,致使雷电灾害破坏性巨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目前,天气已进入主汛期,防雷减灾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
雷电灾害
防雷减灾
内容
全世界每年因雷击造成损失达10亿美元以上,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伤亡达1.05万人左右。血淋淋的事实证明——防雷减灾刻不容缓。
本报讯(记者周晓兵)6月13日上午,记者从市气象局召开的防震减灾气象信息通报会上获悉,我市年雷暴日数在35天以上,每年汛期 (6月至9月)雷雨天气集中,海原、中宁及城区雷击事件时有发生,强烈的电磁辐射、炙热的高温,致使雷电灾害破坏性巨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目前,天气已进入主汛期,防雷减灾工作刻不容缓。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生产区,而农村地区又是雷电灾害多发区和雷电防御薄弱区,雷电灾害已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一大突发气象灾害。
据市气象局副局长孙振夏介绍,目前我市部分单位防雷安全意识淡薄,防雷安全责任不落实, 防雷措施不到位,部分建设工程的防雷装置没有经过专业设计审查、审核、跟踪检测和竣工验收, 电力线路、电话线路、有线电视线路以及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很可能成为引雷入室的通道。一些农村、学校的防雷环节也比较薄弱。针对上述特点, 市气象局也在积极行动,进一步加强我市的防雷减灾工作。
.气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在雷电天气来临时: 应该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 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晓兵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