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官的标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1175
颗粒名称: 好官的标准
分类号: D035
摘要: 从历史上看,对于官员, 大致有两套评价体系:一套来自官场,另一套来自民众。 有那么一部分官员,官场认可,老百姓亦称道,这是真正的好官,像范仲淹;有一部分官员老百姓极力推崇而官场却不容纳,如海瑞;还有一部分官员在官场和民间都存在争议,像改革家王安石、张居正;更有一些官员,在官场上被认为是好官,在老百姓眼中却是十足的贪官、昏官、庸官。
关键词: 政府官员 好官员标准

内容

从历史上看,对于官员, 大致有两套评价体系:一套来自官场,另一套来自民众。 有那么一部分官员,官场认可,老百姓亦称道,这是真正的好官,像范仲淹;有一部分官员老百姓极力推崇而官场却不容纳,如海瑞;还有一部分官员在官场和民间都存在争议,像改革家王安石、张居正;更有一些官员,在官场上被认为是好官,在老百姓眼中却是十足的贪官、昏官、庸官。
  电视剧《贞观长歌》,成功塑造了一个官场上的两面派——泽州刺史赵士达。在李靖、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上司面前,他把自己打扮得破衣烂衫,无比清廉;可是为了谋得京兆尹的位子,却可以拿20多顷的地契送给薛国公长孙顺德,给太子送上一箱珍玩,给晋王奉献 5000两黄金;被长孙顺德抄家时,家里只搜出三千钱二百金,可是他自己供认在刺史任上共贪污八十三万多金,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他表面上为人忠厚,实际上男盗女娼,以卑鄙的手段占有了舞伎绿袖;他从长安城中就地挖起两大坛土,说是从泽州独孤谋家的祖宅里带来的,由此骗取了安康公主的好感;在落实朝廷狭乡迁宽乡的重大举措时, 他让豪强们表面上迁到宽乡,占有了宽乡的土地,实际上狭乡的土地只是转移到他们亲戚的名下而已,来了个两头赚,就是依靠这样的欺骗手段,他将近7000户百姓迁往北边的荒地,捞足了政绩。他鱼肉百姓,百姓不堪其苦,上告又告不倒他,只好联名称颂他,希望朝廷提拔他为京兆尹,以摆脱他的残虐统治。 这样一个大奸若忠的人物,如果不是唐太宗明谋善断,恐怕真的会越腐越升,且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实在是太可怕了 !其实,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齐景公的时候,晏婴被派去治理东阿。三年之后, 景公听到很多关于晏婴的坏话,很不高兴,就将他召了回来,决定免去他的职务。晏婴说: “我已经知道我的过失了。请再让我去治理东阿,三年过后保证你可以听到很多好话。”景公不忍心,便又让晏婴去治理东阿。三年过后,果然听到很多关于晏婴的好话。景公很高兴,便将晏婴召来,准备给予奖赏,晏婴拒绝了,说:“从前我治理东阿,为街坊民众制定各种政策,结果刁民们憎恶我;我提倡勤俭惩治偷盗,那些懒惰的人憎恶我;我办案不庇护权贵,那些权贵们憎恶我;大王左右的人向我索求,不合法的我一概拒绝,大王左右的人憎恶我;对大王的亲信我不阿谀奉承,大王的亲信憎恶我。所以三年过后,大王里里外外的人都讲我的坏话。后来我改了,各种政策不去执行,刁民们喜悦;不提倡勤俭,不处罚偷盗,懒惰的人喜悦;办案专门庇护权贵,权贵们喜悦;对大王左右的人我有求必应,大王左右的人喜悦;对大王的亲信我阿谀奉承,大王的亲信喜悦。所以三年过后,大王里里外外的人都讲我的好话。本来我应该得到奖赏的,却得到处罚;本来应该得到处罚的, 大王却要奖赏我。所以我不能接受大王的赏赐 ! ”景公听了,真正认清了晏婴的贤能,让他做了齐国的国相,将国政委任于他。
  让人民在官员的评价、考察和任用上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只有这样,官员与百姓心目中的好官才不会有太大悖反。
  (据《今晚报》徐怀谦/文)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徐怀谦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