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干部还能“守住清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0538
颗粒名称: 有多少干部还能“守住清贫”
分类号: D035
摘要: 5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守住清贫》一文。文章说:守住清贫,不仅是人的品德修养,更是一种精神力量。今天,在前进的道路上,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我们很难战胜困难和挫折,也很难有所成就。优秀的共产党人,其实无一不是清贫廉洁的典范。一代伟人毛泽东,盖的竟是打了 73块补丁的毛巾被,穿的是缀有 59块补丁的睡衣。
关键词: 廉政建设 勤俭奉公 干部工作

内容

5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守住清贫》一文。文章说:守住清贫,不仅是人的品德修养,更是一种精神力量。
  今天,在前进的道路上,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我们很难战胜困难和挫折,也很难有所成就。
  优秀的共产党人,其实无一不是清贫廉洁的典范。一代伟人毛泽东,盖的竟是打了 73块补丁的毛巾被,穿的是缀有 59块补丁的睡衣。邓颖超为周总理挑灯补衣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董必武也曾说过,“每花一分钱,都要想到解放区人民的艰苦生活,想到敌占区人民逃荒要饭的惨景”。共和国的这些开国领袖们为什么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我觉得除了他们所具有的文韬武略和缔造江山的丰功伟绩外,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有永远和人民同甘共苦,守得住清贫的高尚人格。
  然而,今天我们还有多少干部能守得住清贫呢?老百姓说:现在的干部,是责任不大架子大;办事不多捞得多;威信不高待遇高。现在的一些干部,其实根本用不着什房的权利期求。
  房价畸高或廉租房制度无力,是同一条苦藤上结出的两个苦果,而一些地方政府对经济利益的盲目追逐,已成房地产行业众多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因,也自然导致这些地方公民住房权旁落。在此情势下,要实现汪光焘所说的,“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在实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应保尽保的基础上,逐步把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最艰巨的任务仍是如何让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中退出来,转向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公共利益立场上来,成为市场的监管者、民众基本权利与民生利益的最终守护者。
  哪怕房地产市场“洪水滔天”,只要有了政府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托庇与呵护,国民就可能真正拥有笃定和平的心态,“安居乐业”才可能真正实现。因此,公民的住房权实在是各地方政府应当付诸实践的最大共识与基本理念。但是,如何通过立法以及完善相应的规制“,来保障这种民生权利的落实,促使政府对自身责任的自觉承担,却并不轻松。纸上的权利物化为现实的权利,仍任重道远。 (据《新京报》)么“阳光政策”,只要略将其正常收入与消费水准一对比,存在的腐败问题就出来了。而现实中诸如“群众买不起房,干部能住豪宅;群众孩子上不起学,干部子弟却出国”等不正常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人民日报》的文章说:“身处新的时代, 操守清贫则应具有时代的品质,具有更积极的意义,这便是始终执着于既定的追求与奋斗”。是的。时代变了,共产党的干部们也不需要再做苦行僧了。但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却不应该变,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应该变,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革命传统不应该变。
  我国经济建设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一些地区还依旧贫困落后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几千万人还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更是时刻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现实。而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始终应保持清醒头脑,守住清贫,勤俭奋斗,把我们社会构建得更加和谐、繁荣。 (据《文汇报》李月明/文)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月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