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中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9446
颗粒名称: 世界的中卫
分类号: F424
摘要: 中卫属于世界,中卫也必须走向并融入世界。 三年来,中卫前进的脚步在工业这个巨大引擎的牵引下,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稳。 今日之中卫,已向全国最大造纸基地、 全国最大枸杞果酒生产基地、全国数控珩磨机床研发。
关键词: 造纸业 机床

内容

中卫属于世界,中卫也必须走向并融入世界。 三年来,中卫前进的脚步在工业这个巨大引擎的牵引下,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稳。 今日之中卫,已向全国最大造纸基地、 全国最大枸杞果酒生产基地、全国数控珩磨机床研发和制造基地、西北最大陶瓷基地冲刺。 阶段性胜利是一种鼓舞,更是延续。
  小地方也能干大事,中卫正在培育全国最大造纸企业3年来,中卫干部群众发扬“三苦”精神和“两情”作风,始终坚持“小地方也能干大事”的工作理念,成功促成了美利纸业集团公司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的重组。此举不但挽救了一个摇摇欲坠的企业, 还使中卫向全国最大造纸基地迈进。
  1998年,美利纸业率先在全国提出全面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并付诸实践。然而, 林纸一体化项目45.05亿元的巨额资金需求让美利纸业几近搁浅。2006年4月28日,美利纸业集团公司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实现资产重组,美利纸业集团公司从此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目前,30万吨涂布白卡纸、10万吨杨木化机浆、2 x 50兆瓦热电站项目的国外设备已全部到位,部分国内设备将于今年6月前后全部到达,3个项目可望于今年6月前后竣工投产。届时,中冶美利纸业集团公司的造纸能力将达到70万吨。中冶美利纸业集团公司最近又提出: 在不久的将来,公司年造纸生产能力争取达到60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造纸企业, 中卫也必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造纸基地。
  红色风暴席卷全国,世界枸杞之都走出了“宁夏红” “枸杞做酒的历史很长,但没有一个如此成功,它在这一领域是一个开拓性品牌并做到了第一。”2005年,“宁夏红”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20强酒类品牌”的评语这样说。
  宁夏红集团的发展是从2000年收购中宁枸杞制品厂开始的,此后短短几年里, 宁夏红集团从定位、产品品质和品牌传播等方面入手缔造枸杞产业。
  2002年农历除夕之夜,伴随着“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的广告语,宁夏红枸杞果酒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各个频道。此后,以“健康饮酒、饮酒健康”为理念的“红色风暴”席卷全国,还波及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国家。 因为有了宁夏红,中卫的枸杞产业活了,参与枸杞产业的企业有近百家,参与的人员有近100万人,参与的资金有近10亿元。 “从一开始我们做的是告诉大家:我来了, 我是宁夏红。我们将不断打造宁夏红这样一个品牌,让它真正成为世界性的品牌,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该公司董事长张金山如是说。 大规模,大发展,打造西北最大陶瓷基地2000年,科豪陶瓷公司落户城区常乐镇。2004年,中卫撤县设市,这给科豪陶瓷这个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新上一条年产450万平方米地板砖生产线,当年11月竣工投产,该项目的上马,使科豪陶瓷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并领先于西北其他陶瓷企业。
  2006年,科豪陶瓷、新亚陶瓷和美康陶瓷3家陶瓷企业共投资1.5亿元,建成4条陶瓷生产线,新增陶瓷生产能力2400万平方米。至此,我市的陶瓷生产线达到7条, 陶瓷年生产能力达到3500万平方米,已属西北最大陶瓷生产基地。
  破茧化蝶,“大河”欲建全国数控珩磨机床研发和制造基地大河机床公司的发展经历可谓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过去的大河机床厂曾是宁夏企业中的排头兵,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2003 年10月,原宁夏大河机床厂一厂(中卫厂区)分立后整体改制组建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宁夏中卫大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从此迈上发展的快车道。针对市场需求,该公司成立了全国唯一的珩磨机床专业研究机构——大河珩磨机床研究所。2006年4月, 该公司年产300台数控珩磨机床项目开工建设,当年年底投入试生产。项目投产后,大河机床厂年产各档次珩磨机床总量可达2500台以上。“大河”牌数控珩磨机床由于技术含量增加、产品档次提高,不仅使中高档珩磨机床更多地替代进口产品,为汽车、军工等行业的发展提供机械装备支持,同时也能提升我国机床制造业的水平,促使中卫成为初具规模的中国珩磨机床研发和制造基地。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谢亚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