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翁不忘旧诺为烈士守墓58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9392
颗粒名称: 九旬翁不忘旧诺为烈士守墓58载
分类号: K827
摘要: 为了当年一句承诺,两代水乡人演绎“精神接力”58年很短,弹指一挥间;58年又很长, 特别是对承担着守护抗日烈士英灵重任的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联和管理区仁和里91岁老人赵关沃来说。几十年来他风雨无阻义务守护抗日战争仁和里之战烈士墓园。
关键词: 烈士 道德教育

内容

为了当年一句承诺,两代水乡人演绎“精神接力”58年很短,弹指一挥间;58年又很长, 特别是对承担着守护抗日烈士英灵重任的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联和管理区仁和里91岁老人赵关沃来说。几十年来他风雨无阻义务守护抗日战争仁和里之战烈士墓园,为的是实践他当年答应牺牲乡亲的 —句话。
  当年相约幸存者勿忘死者1939年抗战烽火烧到新会,日伪军为控制银洲湖水道,于当年6月2日派300余人进攻水乡三江仁和里。新会地方抗曰武装和中共地下党发动三江乡民抵抗,保卫乡土。日伪军由官田至三江仁和里,仁和里乡亲在村外一个叫马坑的制高点挖战壕抗敌,与日伪军苦战18小时,战斗中乡民死伤30人。 赵关沃对记者说,在抗日烈士墓碑所刻的21位英烈中,赵士宇、赵不偏、赵口利、赵文玉4人跟他十分要好,“当时大家相约,如果在战斗中有谁遇难,幸存者要时时到其墓前拜祭,勿忘死者。”守承诺感染后代接力守墓赵关沃告诉记者:“当时我清楚地看到,赵文玉烈士身上中弹牺牲!他们保卫家乡英勇顽强,不怕搭上自己的命,如果连他们的墓地也保护不好,我怎么对得起他们的在天之灵啊! ”他有空便到抗日烈士墓扫墓,擦净墓碑上的污渍,锄去墓旁的杂草, 细心护理墓地。赵关沃又对抗日烈士墓进行修葺,并在墓碑前加建了门联,使其更显庄严肃穆。由于烈士墓的地势较低,每到雨季,烈士墓旁的山坡会被雨水冲刷,每次赵关沃都是冒着大雨,带领家人和其他村民为墓群挖沟排水。大雨停后,他又会为被损毁的坡地培上新土。 “如果不是七叔(指赵关沃),我想抗日烈士墓可能已被破坏了。”一村民告诉记者。 由于赵关沃今年已经91岁,耳朵已聋,行走不便,他已将守墓重任交给小儿子赵标(仁和里村民)、村民赵启棠(仁和里村民),由他们组成仁和里第二代墓园守墓人。今年3月,新会区政府将此处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村民说,他们准备自己筹资扩建墓园。 (据《羊城晚报》)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