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如厕难” 城建大疏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9257
颗粒名称: 市民“如厕难” 城建大疏漏
分类号: TU998.9
摘要: 常言说“小厕所,大问题”,一点不假, 尤其是在繁华都市里,上厕所是否方便, 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反映着城市管理的价值取向。城市“如厕难”问题已经存在多年,但至今仍没有解决好,武汉等城市近来新兴起的“导厕员”行当,就很能说明问题。
关键词: 市政建设 公共厕所

内容

常言说“小厕所,大问题”,一点不假, 尤其是在繁华都市里,上厕所是否方便, 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反映着城市管理的价值取向。城市“如厕难”问题已经存在多年,但至今仍没有解决好,武汉等城市近来新兴起的“导厕员”行当,就很能说明问题。
  “如厕难”现象在一些城市几乎常能看到。呼和浩特市一条街道旁的墙面上有一行警示标语:“尿者,抓住打烂屁股!”标语本身就不文明,而甘愿被打烂屁股也要解决“内急”者更是大有人在。 在风景秀丽的海口市,外地游客打的四处寻厕所。“如厕难”及其引发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在国内一些城市屡见不鲜,许多出租车司机为避免找不到厕所的尴尬,尽量不喝水。 一方面是厕所少,另一方面还有不少城市对公厕实行收费制度,呼和浩特市的如厕费近日还由一次3角钱涨到了 5角钱。最基本的公益设施变成了获利工具,既暴露了公厕资源短缺的现实,又加剧了 “如厕难”。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多位政协委员提及“厕所问题”,希望政府把改善上厕所条件摆上工作日程。 城市“如厕难”绝不是小问题。吃喝拉撒睡,都是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任何一个城市,都应当把解决好这些问题作为最基本的工作任务,作为检验城市政府行政能力的基本标尺。如果无视这些最基本的需求,或者长期应付了事,盯着高楼大厦、“形象工程”搞建设,何谈以人为本?这不能不说是城市建设中一个不小的疏漏。 城市缺少公厕,直接影响群众的生活质量。希望城市管理者切实增强以人为本的公仆意识,将解决“如厕难”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当务之急抓紧抓好。
  (据新华社4月3日电)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