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村奔小康来不得“大跃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9041
颗粒名称:
村奔小康来不得“大跃进”
分类号:
F303
摘要:
某地的“小康村”,远远望去,一幢幢色彩亮丽的两层“小洋楼”整齐地排列着,宛若一道风景。 如今,村民们却满面愁容,他们已无力归还为建别墅而欠下的贷款。43户村民中,已有17户不得不卖掉别墅来还债。每户住房面积在240平方米以上,且楼上楼下用上了自来水,配有卫生间。如此小“洋房”确实既亮丽又气派,但这种超前的享受并不符合农民消费之需,正成为农民的心头之痛,每月上万元的银行贷款已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发展
内容
某地的“小康村”,远远望去,一幢幢色彩亮丽的两层“小洋楼”整齐地排列着,宛若一道风景。 如今,村民们却满面愁容,他们已无力归还为建别墅而欠下的贷款。43户村民中,已有17户不得不卖掉别墅来还债。
每户住房面积在24()平方米以上,且楼上楼下用上了自来水,配有卫生间。如此小“洋房”确实既亮丽又气派,但这种超前的享受并不符合农民消费之需,正成为农民的心头之痛,每月上万元的银行贷款已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小康不小康,就是几幢房”。不知从何时起, 农村致富奔小康理念被一些地方官员误读成了简单地修建几座小洋楼,于是一轰而上,盲目追风, 千方百计鼓动农民贷款修小别墅,或干脆由政府垫资修建,然后强行卖给农民居住。这种做法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明显地违背了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实际,不但无助于农村奔小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实,面对农民的这种生活困窘,当地政府不可能不知。但正是在某些政府官员的大力“引导”下,家家户户才硬着头皮贷款近十万元建别墅。官员的面子虽然有了,但别墅村也成为名符其实的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更让人忧虑的是,类似形象工程在全国各地已屡见不鲜。在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正在演变成新村庄建设。据报道说,前不久,有部门调查了 5个省的100个村庄,发现其中10个村庄存在新村庄建设的苗头。在这些地方,条件稍好的,开始在农村盖别墅,让农民住别墅;条件差点儿的,也强迫农民搞内外装修,房屋刷成统一颜色;还有的让农民买新彩电、新沙发。
如此“小康”背后,是官员追求眼球效应的错误指导思想作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搞“大跃进”要不得, 形式主义同样要不得。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陆志坚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