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云娘的承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8941
颗粒名称:
云娘的承诺
分类号:
I277
摘要:
过年回老家,又看到云娘,她的穿着,一如许多年前,利落端庄,《花样年华》中的张曼玉一般, 提着一个盛饭的小圆桶,优雅地穿过街巷。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云娘就来到了我们村。据说,她还是个大学生呢。因为被城里的小白脸甩了,一赌气跟了在煤矿下窑的云二叔。云二叔快四十了,领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媳妇回来,一天到晚乐得屁颠屁颠的。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当代作品
情感
内容
过年回老家,又看到云娘,她的穿着,一如许多年前,利落端庄,《花样年华》中的张曼玉一般, 提着一个盛饭的小圆桶,优雅地穿过街巷。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云娘就来到了我们村。据说,她还是个大学生呢。因为被城里的小白脸甩了,一赌气跟了在煤矿下窑的云二叔。云二叔快四十了,领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媳妇回来,一天到晚乐得屁颠屁颠的。见了我们,说,孩子们,快叫,这是你云娘。
就这样,美丽的云娘仙女一样落入凡间, 成为我们村学历最高的人。父亲常常叹息说, 云娘这媳妇是给恋爱害的,放着城里的干部不当,愣是嫁给你云二叔,成了个农村人。
按父亲的话说,云娘是.个很拧的人。然而,就是她,却干了一件更傻的事情。
有一年,和云二叔一起下煤窑的同村孙姓男人,被煤窑掉下来的一方石头砸成了重伤,矿主给了几百块钱,就把人打发回来了。 男人回来之后,就不行了,临死之前,把云二叔和云娘喊到跟前,眼泪汪汪地说,我家女人和两个孩子就托付给你们了,我走之后,希望你们能帮我照顾他们。当时,男人的床前,他的两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正在嬉戏打闹。云娘看着不谙世事的孩子,又看着在一旁啜泣的孙家女人,说,孙大哥,你放心吧,嫂子这里, 我会帮衬的,将来,只要我能吃上饭,就一定让嫂子和孩子们也吃上。
生活最困难的几年,云娘一家人也吃不饱,但总忘不了周济孙家。有一年,年成欠收, 云娘回到城里,从娘家那里背回一袋子杂和面。二话没说,就倒出一半,给了孙家。然而, 他们家并不够,冬天还没过完,只好和别人家借粮食吃。人们都说她傻;她笑笑说,孙家孤儿寡母的,他们也没的吃啊。
有一年冬天,孙家正在上初中的一个孩子病了,云娘骑着自行车去学校接他回来。结果,在去的路上,由于雪天路滑,云娘一下子摔倒在路边的沟渠里,不省人事,半天的工夫,没人发现,差一点冻死。
为了孙家的孩子,竟然差一点搭上命。有人风言风语,说煤窑上给孙家男人的钱,一定是她得了,不然,她怎么会这么舍得出力气。 这些话传到云娘耳朵里,云娘听了,淡淡地笑过,什么也不说。
孙家女人后来得了严重的脑炎,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村里人多次打电话,给孙家两个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工作的孩子,要他们把母亲接到城里去。这两个孩子都以工作太忙,没法照顾为由,拒绝了。村里人都骂这两个丧尽天良的儿.子,说,既然孩子们都不管,干脆,把他妈饿死算了,看他们怎么办。云娘什么也没有说,每天吃饭的时候,就提着一个圆形的盛饭小桶,给孙家女人送饭去,自己吃什么就送什么,一日三餐,风雨无阻。
人们都有点恨这两个孩子,觉得他们有些欺负老实的云娘。也恨云娘,觉得她这样做,有点助长孩子们不孝顺的风气。但恨归恨,云娘依旧送她的饭。也有人说,这么一个瘫痪病人,云娘坚持不了几天的。但掐指算来,她这一坚持,已经六年了。
仿佛,云娘来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小村,除了嫁给云二叔,就是为了践行这个承诺而来的。而且,二十多年,她一直都在默默地做着这样一件并不轰轰烈烈的事情。人们说,云娘是个老实人,答应过别人的事情,不会耍滑; 有人说,云娘是读过大书的人,懂得人情事理,眼界比别人高;有人说,什么都不是,是孙家太幸运……我想,也许,云娘就是上天派给村庄的一个天使吧。当她推开孙家那扇门,当她的温暖与爱漫延开来的时候,整个村庄,已经因为这种爱和温暖,变得不同寻常。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