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促进就业要先破“职业贵贱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8937
颗粒名称:
促进就业要先破“职业贵贱观”
分类号:
C913.2
摘要:
就业促进法草案25日全文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超过1000万人的情况下,就业促进法的制定,将给百姓带来什么? 笔者觉得,促进就业尤其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得先破除陈旧愚昧的“职业贵贱观”。众所周知,有的职业没人干,有的职业打破头,社会职业在人们的心目中存在着高低贵贱之分。
关键词:
就业问题
职业
职业观
内容
就业促进法草案25日全文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超过1000万人的情况下,就业促进法的制定,将给百姓带来什么? 笔者觉得,促进就业尤其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得先破除陈旧愚昧的“职业贵贱观”。
众所周知,有的职业没人干,有的职业打破头,社会职业在人们的心目中存在着高低贵贱之分。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毕业后做什么”的话题层出不穷,如大学生当了村官、卖糖葫芦、炒瓜子、做“陪聊”, 有人不拿正眼看这些事,更有人为此忧心忡忡,认为“大材小用”等等。
关于“大学生毕业做什么”,归根结底是一个职业观、就业观的问题,没有必要附加太多的其他成分在里头。在这方面, 国外的一些职业观值得我们借鉴。在德国,扫烟囱的“黑衣人”同样受到人们的尊重,有一笔不菲的收入,连市长都愿意去兼职做“黑衣人”。“黑衣人”有他们自己的行兆工会,有自己的专业报纸,每年行业工会还向工作出色的扫烟囱人颁发 “金梯子”奖。在美国,亿万富翁的儿子到牛排店做厨师助理、哈佛学生到机场做安检等等,都是极平常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做什么都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在我们国家,本来是一种谋生手段的就业,却被当成了身份、权势的象征。这当中,有太多的偏见以及陈旧畸形的社会价值观。 当然,这有历史等多种原因,但无论如何,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就业促进法草案是一部促进就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草案。笔者在此有如下思考: 首先,这部法律里应明确新职业观、 就业观的宣传和教育,应广泛推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社会上存在的对某些职业的偏见进行批判和矫正,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不论职业、不论出身、自食其力、奉献社会的浓烈氛围。
其次,明确新的职业特别是社会底层职业的权利和义务,铲除各种有碍公平就业的“门槛”。
第三,平抑社会各个不同职业间尤其是同等要求、同等劳动强度和技术条件下的收入差距,对特殊劳动行业实行报酬倾斜,遏制垄断行业、暴利行业的过高收入,形成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制。
这样,通过促进新职业观的形成,从而真正促进公平,促进就业,促进发展, 促进和谐。
(据《中国青年报》梁江涛/文)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江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