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对“三字经的故乡”感兴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8883
颗粒名称: 谁会对“三字经的故乡”感兴趣
分类号: H194.1
摘要: 三字经将申遗,浙江广东争做作者故乡。学术界普遍认为《三字经》的作者是浙江省鄞州籍的南宋大学者王应麟,但广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员陈忠烈和顺德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健明认为南宋末年的佛山人区适子才是《三字经》作者。顺德方面已经决定将《三字经》作为本地的文化项目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此举在宁波文化界人士中引起强烈反响。
关键词: 《三字经》 语言读物 故乡

内容

三字经将申遗,浙江广东争做作者故乡。学术界普遍认为《三字经》的作者是浙江省鄞州籍的南宋大学者王应麟,但广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员陈忠烈和顺德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健明认为南宋末年的佛山人区适子才是《三字经》作者。顺德方面已经决定将《三字经》作为本地的文化项目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此举在宁波文化界人士中引起强烈反响。
  历史的可爱恰恰在于她经常在正史隐身、而将其原貌当做谜面让后人来猜想。如果从纯学术的角度去看,考证一下《三字经》的“祖籍”自有其学术价值,但结合当下“某某故乡之争”的病态语境,泛滥且日益庸俗化的“学术之争”往往裹挟着利益之争、地方情绪之争,解疑比悬念本身更不靠谱。戴高乐有句名言:“对伟人的忘恩负义,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换言之,放眼世界,要看一个民族多么没出息,也可以从他们对故纸堆里的历史名人死抱不放的 “执著指数”来度量——这心理就譬如“咱祖上也曾阔过哩” 一样滑稽。
  大凡历史上(无论是经济社会史还是文化史)留下名字的,其“户籍”都在最近几年争得面红耳赤你死我活。这当然不能说是中国人的“专利”:人家西方传说中 “圣诞老人”的户籍也被争过,于是英国路透社分别在芬兰等8个国家发出写有“圣诞老人收”的信件,主题就是:“您住哪儿啊?”结果只有驻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记者收到了回信,这封信用冰岛语写成,信中说:“让我们彼此相亲相爱。”路透社记者调侃说,从冰岛邮政部门的高效率来看,或许冰岛才是这场竞争的胜出者。
  这个故事有两点隐语:一是外国人界定历史名人户籍之争的思路和我们大不一样,不是热衷于一地鸡毛的学术混争,而是考验你是否叶公好龙、是否真的热爱;二是即便对“圣诞老人”之类的“名人户籍”有争议,大抵也没怎么当回事情,没人急着要一个结果或者戴一顶自制的帽子,毕竟,满世界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
  相较于我们在“孙悟空祖籍”等争论上的花样百出、正经八百,真是让人脸红的事情。谁会对“三字经的故乡”感兴趣呢? 这个问题不是要贬低其学术思考,而是要警惕在这种被无限放大的历史名人户籍 “全民之争”背后,真的是我们对“当事人”的无限热爱,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呢?我们靠一些无聊的“历史噱头”来装扮 “历史自豪感”的例子还少吗?历史虚无主义是要不得的,但历史终究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种依傍名人祖籍的“地缘优势”和当年“城市户口”的计划心理何其相似,我们功利主义的“热爱”不过是欲拿历史之锅灶兑现经济大餐的小聪明罢了。对于作为中华精神文化遗产的《三字经》,熟知并热爱已经足够,老百姓有几个还眼巴巴等着知道它的“祖籍”甚至“星座”呢?(据《中华工商时报》邓海建/文)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